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池上对月五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赤帝当垂令,馀威烈暴秦。
若无大圆镜,热杀世间人。
白话文翻译:
赤帝即将下达命令,余下的威势如同暴虐的秦朝。
如果没有那面大圆镜,世间的人们将被炎热所杀。
注释:
- 赤帝:指的是太阳,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 垂令:下达命令。
- 馀威:余下的威势。
- 暴秦:指秦朝的残暴统治。
- 大圆镜:比喻太阳的光辉。
- 热杀:热浪逼人,形容酷热的天气。
典故解析:
“暴秦”源于历史上秦朝的暴政,秦始皇以严刑峻法著称,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诗中提到的“大圆镜”则暗指太阳,象征着光明与热力,但也可以引申为无处不在的权力和威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豪放,常以景抒情,重视现实生活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暴政的愤慨和对人间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池上对月五首》通过对赤帝的描述,深刻映射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诗中“赤帝当垂令”的开头,宛如一声警钟,唤醒人们对于权力的警惕。而“热杀世间人”则传达了无情的现实,暗示着在暴政的压迫下,普通百姓的苦难与无奈。诗中的“大圆镜”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权力的隐喻,象征着不可一世的强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渗透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呼唤人们关注现实,警惕权力的滥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帝当垂令”:赤帝即太阳,象征着权力与命令的下达。
- “馀威烈暴秦”:余下的威势如同秦朝的暴虐,表达对当权者的愤慨。
- “若无大圆镜”:如果没有这面大圆镜(太阳),暗示缺乏光明与希望。
- “热杀世间人”:酷热的天气如同权力的压迫,让人感到窒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赤帝,表现其威严。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大圆镜象征权力与光明,暗含了对暴政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暴政的强烈反对和对人间苦难的同情,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们命运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帝:象征权力和暴政。
- 大圆镜:象征希望与光明。
- 热杀:象征压迫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赤帝”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风 -
“热杀世间人”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无奈
答案: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苦难,但其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与刘克庄的作品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更具警醒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