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2 14:17:09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君清。

加璧犹坚卧,支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君清。
加璧犹坚卧,支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真正的才华只有少数人能传世,而如今只有我独自享有盛名。
我宁愿不受外界的荣光所困扰,也愿意与这位清白之士共处。
即使身处高位,依然如同卧在坚硬的璧玉之上;即使手持竹杖,也可能无意间走散。
过了长江,也并非有什么大用,汪洋的李花在两岸都显得分外明艳。

注释:

  • 稀全传:古代传世的名篇少之又少。
  • 相力:指外界的帮助或名声。
  • 加璧:比喻身处高位的状态。
  • :竹杖。
  • 汪李:指李花,形容江边的美景。

典故解析:

  • “稀全传”:可以指古代文人所传承的经典作品,表现出文人对自身成就的自谦和对传统的尊重。
  • “加璧犹坚卧”:意指即使在高位也要保持本心,象征着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石湖,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醇厚,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历史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被贬之际,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淡和对清白之士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稀全传”开篇,直接引出了诗人对古代传世经典的思考,强调了才华的稀缺与珍贵。诗人将自身的名声与古人相比,既有自谦之意,又透出一丝孤独感。后面的“羞蒙彼相力,宁伴此君清”则展示了他对外界荣光的拒绝,宁愿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清淡的生活。诗中反复提到的意象如“加璧”、“支筇”,不仅是物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坚持。最后的“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名利时的淡然,似乎是对外界浮华的鄙夷,反而更赞美自然的美好。整首诗在意象、情感与哲理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了刘克庄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古稀全传”: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难。
    • “于今独重名”:强调自身的独特地位与名声。
    • “羞蒙彼相力”:对外界名声的拒绝。
    • “宁伴此君清”:渴望与清白之士相伴。
    • “加璧犹坚卧”:身处高位却不忘本心。
    • “支筇或散行”:生活的随意与不拘。
    • “过江不大用”:名利的无用。
    • “汪李两端明”:对自然美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加璧犹坚卧"将高位比作璧玉,象征着坚固与珍贵。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对名利的淡泊与对清白之士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名声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高位: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对名利的态度。
  • 竹杖:象征淡泊明志、追求清静的生活方式。
  • 江水与花:自然的美好,象征诗人对简单与纯真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加璧”指的是什么意象?

    • A. 名声
    • B. 高位
    • C. 自然
    • D. 竹杖
  2. 诗人宁愿与谁相伴?

    • A. 声势显赫的人
    • B. 清白之士
    • C. 自己
    • D. 富贵人
  3. “过江不大用”的意思是:

    • A. 过江是有用的
    • B. 名利无用
    • C. 江水很大
    • D. 生活富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二者均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多地反映了政治背景的影响,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足。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