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歌》
时间: 2025-01-25 18:2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楼歌
作者: 贺铸 〔宋代〕
君不见熙宁丁巳秋,灵平未塞河横流。
澶漫势欲浮东州,斯人坐有为鱼忧。
当时贤守维苏侯,厌术不取三犀牛。
跨城迢嶢起黄楼,五行相推土胜水,
鼍作鼋惊走鞭箠。三丈浑流变清泚,
南来船车鷁衔尾。使君登览兴如何,
舞剑吟笺宾从多。水平照影见雁下,
山空答响闻渔歌。楼下汀洲长芳草,
一麾南出彭门道。昨日春游咏白苹,
後夜秋风悲鹏鸟。黄冈汝海心悠哉,
青衫白发多尘埃。采菱伎女今何在,
骑竹儿童望不来。望不来,碧云明月长裴徊。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熙宁年间丁巳秋天,灵平河尚未堵塞而横流成河吗?
澶漫的水势似乎要漂浮到东州,这位仁人志士却为自己的鱼忧而坐着。
当时的贤明守将维苏侯,厌倦了兵法而不取三犀牛的权力。
跨越城邑的遥远,兴起了黄楼,土壤的力量压过了水流。
鼍声变成鼋声吓走了鞭箠,三丈的浑浊水流变得清澈。
南方的船车像鷁鸟一样衔着尾巴。
使君登高望远,兴致如何?舞剑吟诗的宾客众多。
水平如镜,影子映照着雁群飞下,
山空寂静,回应着渔歌的响声。楼下的汀洲上长满芳草,
一挥手,向南出发彭门的道路。
昨日春游时吟咏白苹,昨夜秋风中悲鸣的鹏鸟。
黄冈和汝海,心中悠然自得,
青衫白发,满身尘埃。采菱的伎女如今何在?
骑竹的儿童,再也望不到她。
望不到她,碧云与明月长久徘徊。
注释
- 熙宁:北宋王朝时期的年号。
- 灵平:指的是灵平河。
- 澶漫:指澶州一带,水势浩荡。
- 维苏侯:古代的贤明守将,名声在外。
- 三犀牛:古代用于比喻权力或地位的象征。
- 鼍、鼋:均为古代水生动物,鼍为蛤蟆,鼋为乌龟。
- 彭门:古代地名,指南方的出发点。
- 采菱:指采摘菱角的女子,古代常作为诗中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6),字方回,号云间,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词著称,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黄楼歌》写于宋代熙宁年间,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楼歌》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来表现内心忧虑的古诗。作者利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灵平河”、“芳草”等,构建出一幅秀丽的江南秋景图。同时,诗中反复出现的“黄楼”象征着理想与希望的寄托。在抒情方面,诗人通过描写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熙宁丁巳秋,灵平未塞河横流。
诗人引入时间背景,描绘秋天的河流依旧奔腾,暗示着不平静的社会局势。 -
澶漫势欲浮东州,斯人坐有为鱼忧。
水势漫延,仿佛要淹没东州,诗人感叹为人忧虑。 -
当时贤守维苏侯,厌术不取三犀牛。
提到当时的明君,表达对于权力的厌倦,传达出淡泊名利的情怀。 -
跨城迢嶢起黄楼,五行相推土胜水,
描绘出黄楼的壮丽,强调土壤的力量。 -
鼍作鼋惊走鞭箠。三丈浑流变清泚,
描述自然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南来船车鷁衔尾。使君登览兴如何,
展现诗人对来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相联系。
- 对仗:如“青衫白发”对“采菱伎女”,展现出和谐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索,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楼:象征理想与希望。
- 灵平河:象征历史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秋风:象征人生的无常和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楼歌》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贺铸
C. 李白 -
“澶漫势欲浮东州”中的“澶漫”指的是? A. 地名
B. 水势
C. 秋风 -
“昨日春游咏白苹”中的白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位女子
C. 一种水果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贺铸的《黄楼歌》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各有不同,前者豪放,后者婉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铻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