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声歌(太平时七首)》

时间: 2025-01-26 05:20:17

蜀锦尘香生袜罗。

小婆娑。

个侬无赖动人多。

是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

纤纤持酒艳声歌。

奈情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艳声歌(太平时七首)
作者:贺铸 〔宋代〕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个侬无赖动人多。
是横波。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
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白话文翻译

将蜀地的锦缎,带着香气,染上了袜子的花纹。那小女孩在轻盈地舞动。那个人真是太无赖了,动人心弦。
是那横波一般的眼波。楼角的云层开始散开,风卷起了帷幕,月光侵入了河面。
她纤细的手持着酒杯,唱着动人的歌。可惜情感又能如何?


注释

字词注释

  • 蜀锦:指四川出产的锦缎,因其色彩鲜艳、纹理精美而著称。
  • 尘香:形容香气清新,带有些许尘土的味道。
  • 袜罗:指一种轻薄的丝绸织物。
  • 婆娑:形容轻盈的舞姿,像在空气中旋转。
  • 横波:指眼波流转,形容女子妩媚的眼神。
  • 纤纤:形容细小、柔美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手指。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蜀锦”、“横波”等意象,体现了南方的风情和美丽女子的动人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孟阳,号临川,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宣和年间。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善于描绘细腻情感和景致,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

《艳声歌》创作于太平盛世之际,社会繁荣,文化兴盛,诗人借助此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女子的倾慕之情。


诗歌鉴赏

《艳声歌》是一首以细腻情感为基础的抒情诗,展现了贺铸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对蜀锦与女子舞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开篇提到蜀锦的尘香,瞬间引发读者对南方美景和女子的联想,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

“小婆娑”的描写,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展示了女子的舞姿与生动的气息,生动而富有灵动感。接着“是横波”一句,诗人用“横波”这种形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眼神的妩媚,充满了情感的复杂性。

随后,诗中提到的“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美好,月光洒在河面上,创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意境。最后一句“奈情何”则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似乎在表达对爱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贺铸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蜀锦尘香生袜罗:蜀地的锦缎散发着清香,染上了袜子的花纹,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2. 小婆娑:形容女子在轻盈地舞动,展现出活泼的姿态。
  3. 个侬无赖动人多:那女子的眼神充满魅力,令人心动。
  4. 是横波:女子的眼波如横波般流转,形象生动。
  5. 楼角云开风卷幕:描绘出楼角的风景,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6. 月侵河:月光洒在河面上,营造出静谧的夜景。
  7. 纤纤持酒艳声歌:女子纤细的手持着酒杯,唱着动人的歌曲。
  8. 奈情何:对于情感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复杂的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横波”比喻女子的眼神,生动形象。
  • 拟人:描绘舞姿和自然景象,使之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中体现出对称的美感,如“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女子的倾慕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对情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锦:象征南方的美丽与富饶。
  • 尘香: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横波:象征女子的妩媚与动人。
  • 月侵河:象征宁静与浪漫的氛围。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美好的生活图景和情感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艳声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贺铸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蜀锦尘香生袜罗”中的“蜀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织物
    C. 一种花卉
    D.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奈情何”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展现了对美与爱情的思考。
  • 李清照的词作:如《如梦令》,也表达了女子的柔情与无奈。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涉及自然景色与情感,但贺铸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现,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奔放。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诗人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贺铸的《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