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咏蛱蝶》
时间: 2025-01-22 09:06: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家佛助,想一缕裙花,做成红雨。青草如烟,渌水如罗,被阵阵东风,吹向晴空舞。又傍平芜来去。桃花门巷,菜花天气,轻狂无数。娇嫭。留他不住。更砌畔濛濛,墙头栩栩。飘零荡漾,一春梦里曾如许。料伊也为多情误。只愁扑蝶园中,痴憨儿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某家寺庙的佛像,似乎在想象一缕裙花,变成红色的雨落下。青草如烟般轻柔,清澈的水如罗绸般闪烁,被阵阵东风吹向晴空舞动。又在平坦的田野间来去。桃花盛开的门巷,菜花盛开的季节,轻狂的人数不胜数。娇媚的事物,无法长久留住。更在墙角的濛濛细雨中,墙头的花影摇曳。飘零荡漾,似乎在春天的梦中曾是如此。想必她也因多情而误入此境。只怕在捕捉蝴蝶的园中,痴傻的儿女们。
注释
- 佛助:指的是寺庙的佛像,象征着庇护与祝福。
- 裙花:花朵如同裙子一般飘逸。
- 渌水如罗:渌水清澈明亮,像丝绸一样柔和。
- 桃花门巷:桃花盛开的小巷,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 娇嫭:形容娇美的事物,难以长久留住。
- 痴憨儿女:形容那些对于爱情和美好事物充满痴迷的年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700),字梦阮,号梦窗,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尤以婉约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对爱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绛都春·咏蛱蝶》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的“谁家佛助”引入了一个神秘的空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沉静而深邃。诗人在描绘裙花、青草、渌水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得景物与内心感受相互交融。
“桃花门巷,菜花天气”一句中,桃花与菜花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绚丽,而“轻狂无数”则引出了人们在春天里轻松、欢快的心情。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春天的梦境,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然而,结尾处的“只愁扑蝶园中,痴憨儿女”,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我们,纵然春天美丽,也难以挽留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与时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家佛助:引入一个静谧的场景,似乎在询问某家寺庙的佛像在庇佑。
- 想一缕裙花,做成红雨:幻想着花朵如裙子般飘动,变成雨落下,彰显春天的生机。
- 青草如烟,渌水如罗:描绘春天清幽的景象,青草轻薄如烟,水面清澈如罗绸。
- 被阵阵东风,吹向晴空舞:东风轻柔地吹拂,草和花随风起舞,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又傍平芜来去:在平坦的田野间自由往来,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桃花门巷,菜花天气:春日的桃花和菜花盛开,呈现出一幅美丽的春景。
- 轻狂无数:众多的人们在春日的欢愉中尽情放纵。
- 娇嫭。留他不住:娇美的事物难以留住,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更砌畔濛濛,墙头栩栩:细雨中的墙头花影摇曳,增添春天的柔和气氛。
- 飘零荡漾,一春梦里曾如许:春天的景象仿佛是一场梦,时光匆匆而过。
- 料伊也为多情误:猜测这位女子也因多情而误入此境,暗含对爱情的感慨。
- 只愁扑蝶园中,痴憨儿女:忧愁在捕蝶的园中,年轻人对爱情的单纯与痴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草如烟”,“渌水如罗”,将自然现象与柔美的物象相结合,增强诗意。
- 拟人: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使得景物与心情交融。
- 对仗:如“桃花门巷,菜花天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短暂而美好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裙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柔情。
- 东风: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吹拂着万物复苏。
- 桃花与菜花: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代表了爱情的美好。
- 蝶:象征着自由与变化,也暗示了爱情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裙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
“桃花门巷”中,桃花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春天的繁华
C. 爱情的痛苦
D. 友情的珍贵 -
诗中的“轻狂无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迷茫
C. 欢乐与放纵
D. 寂寞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自春来》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
- 《赋得自春来》:则强调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与《绛都春》形成对比,后者更关注于爱情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维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