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辘轳高倚壁嶙峋,剑水泪沉草树蓁。
虎气必腾千尺上,蛾眉曾照两湾颦。
不胜清拍中秋夜,尽委黄金数叶春。
谁记君王旧歌舞,馆娃宫殿巳成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奇特景致,辘轳高高地依靠在嶙峋的山壁上,水面如剑般锋利,泪水沉淀在繁茂的草树之间。这里的虎气必定向千尺高空腾飞,而那曾经照亮两湾眉头的蛾眉,如今已是黯然神伤。中秋的夜晚清风拍打,我无法承受,只有把黄金般的春叶尽情抛弃。谁还记得昔日君王的歌舞,馆娃宫殿如今已化为尘埃。
注释:
- 辘轳:一种古老的水车,用于引水。
- 高倚:高高依靠着。
- 壁嶙峋:山壁崎岖不平。
- 剑水: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像剑一样锋利。
- 虎气:形容气势,如同猛虎腾空。
- 蛾眉:指女子的眉毛,形容美丽。
- 中秋夜: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月亮最为圆满。
- 馆娃宫殿:指古代王宫,特指王公贵族的华丽住所。
典故解析:
- 虎丘:虎丘是苏州的一座名山,因其山势险峻而得名。
- 馆娃宫:古代的华丽宫殿,象征着过往的繁华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虎丘》是徐渭在游览虎丘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虎丘为背景,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首联描绘了虎丘的奇特地形,创建出一种奇幻的氛围;接着以“剑水泪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感。第三联的“清拍中秋夜”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突显了诗人在中秋夜的孤寂与思索。最后一联以“馆娃宫殿巳成尘”结束,深刻表达了历史的无情与兴衰的轮回,使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人文历史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虎丘的地形,给人以雄伟、壮丽之感。
- 第二联:通过“剑水泪沉”,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和对过往的伤感。
- 第三联:反映了中秋夜的清冷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 第四联:历史的变迁与往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运用了比喻(“剑水”)、拟人(“泪沉”)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思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意象分析:
- 虎丘: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历史的沧桑。
- 剑水:代表清澈与锋利,暗含诗人的敏感与脆弱。
- 蛾眉:象征美丽与悲哀,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剑水”形容了什么?
- A. 水流清澈
- B. 水面波光粼粼
- C. 水流急促
- D. 水污染
-
“馆娃宫殿巳成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建筑的热爱
- B. 对历史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徐渭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但徐渭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虎丘的传说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