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玉井亭观荷》

时间: 2025-01-10 21:56:39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泻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白话文翻译:

大雨猛烈地打在荷叶上,像愤怒的号角声在秋天的战场上鸣响。
雨水如水银般涌成一片,倾泻而下,毫无留恋。
不如细雨轻轻降临,像翠绿的盘子上镶嵌着无数的珍珠。
荷叶翻动,珠子并未掉落,轻微的声响越来越稀少。
像雪花轻轻碰触窗户,三更时分梦中听见那细腻的声响。
对你说这些你可能不相信,然而对着眼前的景象你自然会明白。

注释:

  • 猛雨:猛烈的雨。
  • 万荷:形容许多荷叶。
  • 怒声战秋鼙:形容雨声如战鼓般愤怒,秋天的感觉。
  • 水银:比喻雨水的流动,形容雨水的急促。
  • :深水,泛指积水。
  • 翠盘:形容荷叶的颜色和形状,像翠绿色的盘子。
  • 珠玑:形容雨滴像珍珠一样。
  • 细响密更稀:细微的声音越来越少。
  • 清如雪:比喻清澈,清爽的感觉。
  • 三更梦闻时:指夜深人静时的梦中细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描写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其作品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微雨,玉井亭观荷》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雨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微雨,玉井亭观荷》是一首描写雨中荷花的诗。诗的开头以“猛雨打万荷”引入,生动地勾勒出大雨冲击荷叶的场景,给人一种急促、激烈的感受。紧接着“水银忽成泓”用水银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雨水汇聚成池的情景,表现自然的力量。与猛烈的雨相比,诗人更倾向于“微雨”,这不仅是对雨的喜好,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哲学。

微雨中的荷花,似乎更加柔和、美丽,诗人将其比作“翠盘万珠玑”,展现了雨滴与荷叶的和谐美感。此后的“荷翻珠不落”则传达出一种细腻的观照,荷叶上的雨滴轻轻翻动,却不掉落,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的几句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清如雪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而“语君君不信”则巧妙地表达出诗人对景物的深刻理解与对他人的期许。整首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猛雨打万荷:暴雨猛烈地击打着成片的荷叶,表现出雨的急促和强烈的场面。
  2. 怒声战秋鼙:雨声如战鼓般愤怒,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3. 水银忽成泓:雨水如水银般迅速汇聚成水坑,形象生动。
  4. 一泻无复遗:雨水倾泻而下,再无留恋,表现出自然的豪放。
  5. 不如微雨来:诗人更倾向于细雨,表现出对温柔的向往。
  6. 翠盘万珠玑:细雨像珍珠一样落在荷叶上,描绘出美丽的景象。
  7. 荷翻珠不落:荷叶翻动却不掉落雨珠,象征着自然的和谐。
  8. 细响密更稀:声音细微而稀少,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9. 清如雪触窗:如同雪花轻触窗户,描绘出清新的意境。
  10. 三更梦闻时:夜深人静时的梦境,引入一种梦幻的氛围。
  11. 语君君不信:即使如此,听者可能不相信,含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银”比喻雨水的流动,增强形象感。
  • 拟人:雨声被比作战鼓,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猛雨打万荷”与“怒声战秋鼙”,对称工整,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表现出对温柔细雨的喜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猛雨:象征着激烈、冲击的力量。
  2. :象征着纯洁和美丽。
  3. :象征着珍贵的事物,雨滴的细腻与美丽。
  4. :象征着清纯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认为哪种雨更好?
    A. 猛雨
    B. 微雨
    C. 细雨
    D. 暴风雨

  2. 填空题:诗中“水银忽成泓”是指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大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

  1. B
  2. 雨水迅速汇聚成水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杨万里李清照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个体情感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