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古语置其中,以占》
时间: 2025-01-10 22:0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上元客三衢,
冲雨看灯强作娱。
今年上元家里住,
村落无灯惟有雨。
隔溪业祠稍萧鼓,
不知还有游人否?
儿女炊玉作茧丝,
中藏吉语默有祈。
小儿祝身取官早,
小女只求蚕事好。
先生平生笑儿痴,
逢场亦复作见嬉。
不愿著脚金毕殿,
不愿增巢上林苑。
只哦少陵七字诗,
但得长年饱吃饭。
心知茧卜未必然,
醉中得卜喜欲癫。
白话文翻译
去年元宵节我在三衢(地名)游玩,
冒雨观灯努力让自己高兴。
今年元宵节我在家乡住,
村子里没有灯光只有雨水。
隔着小溪,庙宇旁鼓声稍显冷清,
不知道还有多少游人在那里。
孩子们用玉米做成的茧丝,
里面藏着吉祥的语言默默祈愿。
小儿希望能早日考取功名,
小女只求养蚕一切顺利。
老师一生都笑孩子们傻,
即使在这种场合也总是乐呵。
不想踏入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不想在上林苑增添巢穴。
只想吟诵少陵(王维)的七字诗,
只求一辈子能吃饱饭。
心里知道占卜未必准确,
醉中得卜却喜得发狂。
注释
- 上元夜: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三衢:地名,指的是今天的浙江衢州。
- 炊玉:指用玉米等食材制作的食物。
- 茧丝:指丝绸,象征着美好和富裕。
- 少陵七字诗: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表现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雨夜下的乡村景象,反映了作者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
诗歌鉴赏
《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以占》是一首表现平淡生活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元宵节,诗人感受到家乡的宁静与节日的淡薄。诗中“村落无灯惟有雨”的描写,渗透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体现了对人情淡薄的感慨。
而在儿童的祝愿中,诗人则看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小儿希望能考取功名,小女则祈求蚕事顺利,展现了孩童对生活的简单渴求。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愿望与对世俗的无奈结合,表达了一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纷繁世界的反思,反映出一种平和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上元客三衢:描绘了去年元宵节在三衢的游玩经历,带有一种怀旧情绪。
- 冲雨看灯强作娱:即使在雨中也要看灯,表现了对节日的热情。
- 今年上元家里住:今年的元宵节在家中度过,显得平淡无奇。
- 村落无灯惟有雨:村庄没有灯光,只有雨水,表现出孤寂的氛围。
- 隔溪业祠稍萧鼓:隔着小溪,庙宇的鼓声显得冷清,暗示节日的寂寞。
- 儿女炊玉作茧丝:孩子们用玉米做成的茧丝,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 中藏吉语默有祈:茧丝中藏有吉祥的语言,表现出对未来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茧丝”比喻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对仗:如“家里住”,“无灯惟有雨”,表现出对比的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回忆与现实,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节日的淡淡忧伤,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孤独与忧愁。
- 灯: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人情的温暖。
- 茧丝: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上元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答案:B
-
诗中“村落无灯惟有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寂
- C. 兴奋
- 答案:B
-
小儿希望能早日:
- A. 旅行
- B. 结婚
- C. 考取功名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杨万里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而杨万里则通过对比节日的变化,表达对生活的平淡与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杨万里研究》
此文本为对杨万里的《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以占》的全面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