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
时间: 2025-01-10 22:2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起来洗面更焚香,
粥罢东窗未肯光。
古语旧傅春夜短,
漏声新觉五更长。
近来事事都无味,
老去波波有底忙。
还忆山居桃李晓,
酴醾为枕睡为乡。
白话文翻译:
起床后洗脸点香,
吃过粥,东窗外天色还未亮。
古老的谚语说春夜短,
而我却新近觉察到五更的漏声愈发悠长。
最近的事情都感到乏味,
随着年岁渐长,心中总是忙碌。
我还记得山中桃李花开的清晨,
酴醾酒为枕头,梦回故乡。
注释:
- 洗面:洗脸。
- 焚香:点香,表示一种宗教或祈福的行为。
- 东窗:指东方的窗户,象征清晨的光明。
- 古语旧傅:古老的谚语或传说。
- 漏声:指漏钟的声音,古时用来报时。
- 波波:形容事情繁杂,忙碌。
- 酴醾:一种酒,形容清香,常用来作睡枕,意指酣睡。
典故解析:
“古语旧傅春夜短”的“古语”指的是古时的谚语,常用来表达春天的夜晚时间相对较短,而“漏声新觉五更长”则是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时间感知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生于1199年,卒于1280年。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作品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二月的一个清晨,诗人早起拜访西庙,反映了他对春日清晨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索。诗中表达了老去后的无奈与对乡愁的怀念。
诗歌鉴赏: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是杨万里的一首佳作,整首诗以清晨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平常而又富有哲思的场景。诗人通过“起来洗面更焚香”的日常行为,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接着,诗人通过“粥罢东窗未肯光”表达了早晨的宁静和淡淡的忧虑。古语中提到的“春夜短”与“漏声长”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暗示着人生的短暂。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生活的感受逐渐转向无味与繁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疲惫。最后的“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出对乡土的深切眷恋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悟,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起来洗面更焚香:起床后,洗脸后点香,表示一种清晨的仪式感。
- 粥罢东窗未肯光:吃完粥,东窗外的天光还未亮,传达出一种清晨的宁静。
- 古语旧傅春夜短:提到古老的谚语,强调春季夜晚时间的短暂。
- 漏声新觉五更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到五更时漏钟的声音显得更加悠长。
- 近来事事都无味:最近的事情都让人感到乏味,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 老去波波有底忙:随着年岁增长,生活中的繁杂事务让人感到忙碌。
- 还忆山居桃李晓:回忆起在山中居住的日子,桃花李花盛开的清晨。
- 酴醾为枕睡为乡:酴醾酒做枕头,梦中回到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夜短与五更长的对比,表现时间流逝的感慨。
- 意象:清晨、桃李、酴醾等意象,构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怀旧的氛围。
- 比喻:将酴醾酒比作枕头,表现对乡愁的深切感受。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清晨的日常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清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宁静。
- 桃李:代表青春与美好的回忆。
- 酴醾酒:象征故乡的温暖与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语”是指什么? A. 对话
B. 谚语
C. 诗句 -
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是: A. 充实
B. 无味
C. 快乐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春晓》(孟浩然)与《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杨万里)都描绘了春天的清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结合了个人情感的思索。两者都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