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六》

时间: 2025-01-22 07:06:09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催杖屦却须回,捲上疏帘眼顿开。
十里湖光平似镜,柳梢梢外一船来。

白话文翻译:

细雨催促着我收起拐杖和鞋子,只得返回。
轻轻卷起稀疏的帘幕,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十里湖面的波光如同一面平滑的镜子,
在柳树的梢头之外,一只小船正缓缓驶来。

注释:

  • 杖屦:拐杖和鞋子。
  • 疏帘:稀疏的帘子。
  • 顿开:一下子打开,形容视野开阔。
  • 湖光:湖水的光景。
  • 柳梢:柳树的枝条尖端。
  • 一船来:指一只小船驶来。

典故解析:

本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体现了自然景观的优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柳”与“船”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游湖的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上巳节,诗人与友人游湖,受到细雨的影响,诗中交织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游赏的淡淡惆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中的湖光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因雨而需返回的情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生活的琐碎。然而,随之而来的“卷帘”一词则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仿佛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接下来的“十里湖光平似镜”更是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湖面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四周的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而最后一句“柳梢梢外一船来”则以小船的出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催杖屦却须回:细雨来临,诗人不得不收起拐杖和鞋子回去,表达了一种被迫的无奈。
  • 捲上疏帘眼顿开:雨停后,诗人轻轻卷起帘子,眼前豁然开朗,象征着心情的转变。
  • 十里湖光平似镜:湖面如镜,平静而美丽,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柳梢梢外一船来:船只在远处的柳树之外驶来,为静谧的湖面增添了动感,体现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湖光平似镜”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平静。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雨中的无奈,后者描绘雨后景色的开阔。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化与无奈。
  • 湖光:象征着平静与美好。
  •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 A. 鞋子和拐杖
    • B. 船只
    • C. 柳树
    • D. 帘子
  2. 诗人为何要“却须回”?

    • A. 因为下雨
    • B. 因为天黑
    • C. 因为风大
    • D. 因为迷路
  3. “十里湖光平似镜”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 A. 反射的湖面
    • B. 物品
    • C. 天空
    • D. 山脉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一种奔放激昂的情感。两首诗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