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其一》

时间: 2025-05-24 09:16:27

樾阴微,池草细。

才说春来,打点伤春意。

花暖昼长浑似醉。

没甚心情,镇日和衣睡。

到如今,思往事。

江北江南,都是伤心地。

几曲阑干频徙倚。

断尽柔肠,只在东风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其一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樾阴微,池草细。才说春来,打点伤春意。
花暖昼长浑似醉。没甚心情,镇日和衣睡。
到如今,思往事。江北江南,都是伤心地。
几曲阑干频徙倚。断尽柔肠,只在东风里。

白话文翻译:

在细微的树阴下,池塘边的草显得格外细腻。刚说春天来了,便开始感伤春天带来的情绪。花儿温暖,白昼漫长,仿佛人都醉了。没有什么心情,整天懒洋洋地躺着睡觉。如今回想往事,江北江南,处处都是伤心的地方。几次在栏杆旁徘徊倚靠,断肠之苦,尽在东风之中。

注释:

  • 樾阴:指树木的阴影,特指有树遮蔽的地方。
  • 打点:整理、处理的意思,此处指调整心情。
  • 伤春意:春天带来的伤感情绪。
  • 和衣睡:穿着衣服睡觉,形容懒散的状态。
  • 柔肠:比喻内心的柔情和思念。

典故解析:

  • 江北江南:指中国南北地区,常用来形容思念之情的普遍性。
  • 东风:在古诗中,东风常常象征春天或温暖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断尽柔肠”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带来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常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景,抒发对往事的怀念与伤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苏幕遮 其一》以春天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思念。开篇的“樾阴微,池草细”,生动地展现出春日的静谧与美好,但随之而来的是情感的转折,“打点伤春意”,表达了春天带来的不仅是生机,还有对往昔的无限惆怅。诗人通过“没甚心情,镇日和衣睡”来表现一种无所事事的懒散状态,恰恰是对内心痛苦的逃避。

接下来的“到如今,思往事”,诗人将思绪从春日的景象拉回到个人的情感经历中,展现出对江南江北的思念,似乎每一处都有他伤心的记忆。最后两句“断尽柔肠,只在东风里”,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通过东风引发的情感波动,表现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樾阴微,池草细”:描绘春天的静谧氛围,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
    • “才说春来,打点伤春意”:春天的来临引发了伤感情绪,表现出对春天的复杂感受。
    • “花暖昼长浑似醉”:春天的温暖让人感到沉醉,状态恍惚。
    • “没甚心情,镇日和衣睡”:表达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似乎在逃避内心的痛苦。
    • “到如今,思往事”:时间的流逝让人回忆往昔,感到无尽的惆怅。
    • “江北江南,都是伤心地”: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摆脱伤心的情绪。
    • “几曲阑干频徙倚”:在栏杆旁反复徘徊,体现出内心的无助与思念。
    • “断尽柔肠,只在东风里”:东风带来的不仅是春的气息,还有无法释怀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东风”比喻春天的温暖情感。
    • 对仗:如“江北江南”,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 樾阴:象征宁静和隐秘的情感。
  • 池草:代表生命的复苏与春天的气息。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承载着情感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樾阴”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的阴影
    • B. 河岸的风景
    • C. 花开的声音
  2.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 A. 纯粹的快乐
    • B. 复杂的伤感
    • C. 无所谓的态度
  3. “江北江南,都是伤心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怀念
    • B. 无法逃避的伤感
    • C. 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士彪的《苏幕遮 其一》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俞士彪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注重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两者的情感基调和意象呈现各有特色,展示了春天在不同诗人心中的不同意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俞士彪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