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仲冬携钵渡江喜过深翠山房巢民先生出小影索题赋赠》

时间: 2025-01-27 03:18:00

人龙文虎玉精神,写出当年抱膝身。

李郭久知天下士,卫荀重见六朝人。

花藏僻巷车常满,竹引仙斋鹤自亲。

最爱白云无世态,我来亦为一通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龙文虎玉精神,
写出当年抱膝身。
李郭久知天下士,
卫荀重见六朝人。
花藏僻巷车常满,
竹引仙斋鹤自亲。
最爱白云无世态,
我来亦为一通津。

白话文翻译:

人如龙,文采如虎,精神如玉,
写出了当年我抱膝而坐的情景。
李白和郭子仪早已知晓天下的英雄,
卫青和荀子重见了六朝的风流人物。
鲜花藏在僻静的小巷,车子常常满载而归,
竹子引领着仙人的斋舍,鹤自来亲近。
我最爱那白云,超然物外、无世俗纷扰,
我来这里也是为了这一条通往彼岸的渡口。

注释:

  • 人龙文虎:比喻人的气质和才华。
  • 写出当年抱膝身:指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
  • 李郭:指李白、郭子仪,都是历史上的名人。
  • 卫荀:指卫青、荀子,都是古代著名人物。
  • 花藏僻巷:形容幽静的环境,花开鲜艳。
  • 竹引仙斋:描绘竹林环绕的清幽之地。
  • 白云无世态:白云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一通津:指渡口,寓意通往宁静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法鉴,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其作品显示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代名士的尊崇,擅长用典并且文笔清丽。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深冬时节,作者心怀对文学与历史的敬仰,携钵渡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名士与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开篇提到“人龙文虎玉精神”,显示出作者对才华横溢之人的钦佩,接着提及李白、郭子仪等历史人物,表明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对“花藏僻巷”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环境的向往,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白云的特殊喜爱,象征着超然的生活态度,意指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构思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龙文虎玉精神:使用比喻手法,强调人的气质和文采。
  2. 写出当年抱膝身:回忆年轻时的孤独与思考。
  3. 李郭久知天下士:历史人物的崇高形象,表明对英雄的景仰。
  4. 卫荀重见六朝人:古代风流人物的再现,反映文化的传承。
  5. 花藏僻巷车常满:描绘幽静的环境与繁华的生活对比。
  6. 竹引仙斋鹤自亲: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宁静和谐。
  7. 最爱白云无世态:表达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8. 我来亦为一通津:寓意追求宁静与内心的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龙文虎”,形象生动。
  • 对仗:如“花藏僻巷,竹引仙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白云象征自由和超脱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龙文虎:象征才华与气质。
  • 白云:代表自由、超然的生活态度。
  • 花与竹:体现自然美景与清幽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人龙文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朋友
    B. 人的才华与气质
    C. 自然景观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包括:
    A. 李白与杜甫
    B. 卫青与荀子
    C. 孟子与荀子
    答案:B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世俗的无奈
    B. 对白云的喜爱与超然
    C. 对生活的抱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法鉴对个人情怀的超然形成对比,分别体现了不同的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法鉴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