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时间: 2025-01-27 03:20:37

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山;今日迎我马,*鬌拥髻鬞。

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

问我岂忘之,扬鞭亟西还。

西还亦聊尔,行矣来凭栏。

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

会复赓此诗,大书榜其颜。

但恐厄风雨,清游天所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陆游

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山。
今日迎我马,鬓拥髻鬞。
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
问我岂忘之,扬鞭亟西还。
西还亦聊尔,行矣来凭栏。
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
会复赓此诗,大书榜其颜。
但恐厄风雨,清游天所悭。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我在江上游玩,天雨昏暗,迷失了南山的方向。
今天我骑马迎着山,鬓发蓬松,发髻松散。
白色的塔映衬着红色的阁楼,时隐时现于青翠的林间。
有人问我是否忘记了这些,我挥鞭急速向西返回。
返回西边也只是随意而已,我走来靠在栏杆上。
在人世纷扰中,难道就没有一天可以清闲?
会再续写这首诗,大字书写在榜上。
但愿不遭遇风雨,清游的日子能够顺利。

注释

  • 泛江:在江上游玩。
  • 雨昏:下雨天,天色昏暗。
  • 鬓拥髻鬞:形容头发蓬松,鬓角的头发凌乱。
  • 白塔:指白色的塔楼,可能是某种标志性建筑。
  • 朱阁:红色的阁楼。
  • 扬鞭:挥动马鞭,表示加速行进。
  • 聊尔:随意,草率的意思。
  • 扰扰红尘:形容世俗纷扰。
  • 清游:清闲淡泊的游玩。

典故解析

  • 白塔和朱阁: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标,反映作者在游历中的观察与感受。
  • “岂无一日闲”:表达了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清新,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诗人回忆自己在江上游玩的情景,雨天的迷失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无奈与敬畏。接着,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看到的白塔和朱阁,展现出他对美景的欣赏与惋惜。问我岂忘之,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整首诗的情感线索清晰,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到对人生的思考,再到对平静生活的渴望,逐步深入。尤其“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表现了他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俗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前日泛江时:表达诗人对往日游玩的怀念。
    2. 雨昏失南山:描绘了迷失方向的无奈。
    3. 今日迎我马:回到现实,骑马出行。
    4. 鬓拥髻鬞:描绘诗人的状态,随意而自然。
    5. 白塔映朱阁:展现美丽的自然景色。
    6. 问我岂忘之:他人问起,表现出诗人的情感连接。
    7. 扬鞭亟西还:急于回归现实,表现出对生活的责任感。
    8. 扰扰红尘中: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9. 岂无一日闲:渴望有一天的清闲。
    10. 会复赓此诗:期待再次写诗,表达对文艺的坚持。
    11. 但恐厄风雨:对未来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塔映朱阁”,通过比喻增强景象的生动。
    • 对仗:如“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对称的句式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渴望,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白塔:象征着神圣与希望。
  • 朱阁: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青林: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红尘:象征着社会的纷扰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昏失南山”是什么意思?

    • A. 下雨天迷路
    • B. 清晨看山
    • C. 天气晴好
  2. “岂无一日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工作的热爱
    • C. 对旅行的渴望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陆游《过修觉山不果登览》王维《山居秋暝》

    • 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 陆游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世俗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诗意。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