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潭道间农家
作者: 李曾伯〔宋代〕
三两人家松柏林,
翁垂霜发媪钗荆。
儿耕妇织输官了,
山茗村醪乐此生。
白话文翻译:
在松柏林间,有三两家农户;
老人白发苍苍,老妇人则用荆条做发饰。
儿子在田间耕作,妻子在织布,
他们把农活都做完,享受着山茶和村里的美酒,乐在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翁:指老年男子,这里指代农家的老人。
- 媪:指老年女子,这里指代农家的老妇人。
- 钗荆:用荆条编成的发饰,表示老妇人的朴素。
- 儿耕:指孩子在田里耕作。
- 妇织:指妻子在家织布。
- 输官:完成向官府交纳的赋税或粮食。
- 山茗:山中采摘的茶叶。
- 村醪:村里酿造的酒。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述农家生活,反映出一种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态和和谐美好的生活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反映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农家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社会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赞美。
诗歌鉴赏:
《湘潭道间农家》是一首清新自然的田园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和谐美好。首句“三两人家松柏林”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松柏象征着长青和生机,给人以稳重和安宁的感觉。接着,“翁垂霜发媪钗荆”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展示了世代相传的乡村传统,老人的白发与老妇人的朴素发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简陋,却充满了质朴的美。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孩子在田间耕作,妻子在家织布的情景,展现了家庭成员的分工与和谐,体现出一种劳动的美德。最后一句“山茗村醪乐此生”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农家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甜美。诗人在描绘田园生活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质朴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传统农家生活的乐趣与和谐。
整首诗简洁明了,意象清新,表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两人家松柏林”:描绘出一种安静的乡村环境,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 “翁垂霜发媪钗荆”:通过对老人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传统价值观的延续。
- “儿耕妇织输官了”: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家庭的分工。
- “山茗村醪乐此生”: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翁垂霜发媪钗荆”,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松柏、田野、茶、酒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然的乡村画面。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农家生活展开,强调劳动的美、家庭的和睦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着乡村的生机与希望。
- 翁媪:象征着家庭的长辈,体现出对传统与家族的尊重。
- 儿耕妇织: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团结与共同劳作的精神。
- 山茗村醪:传达出乡村生活的自然与纯粹,象征着简单的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城市
B. 农村
C. 山林
D. 海边 -
诗中的“翁”指的是: A. 老年女子
B. 老年男子
C. 年轻人
D. 小孩 -
“儿耕妇织”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关系? A. 冷漠
B. 分裂
C. 和睦
D. 竞争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景象。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赞美,但李曾伯更注重家庭的劳动与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强调逃避世俗的理想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田园诗选》
- 《李曾伯研究》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李曾伯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