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时间: 2025-02-04 15:37:58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

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作者:李曾伯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
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
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
在在可徜徉。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出征的送别,诗人在江湖间的波涛中感慨万千,举步间仿佛走上了羊肠小道。峡谷的山峰在何处隐匿,满山的杂草更显得凄凉。诗人并不是为了陶渊明的五斗米,也不是为了班超的万里征程,而是因为对理想的执着与坚守。心中怀着理想,诗人胸怀壮志,筹划未来,诗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追溯到吴国的起点,越过楚国的尽头,到达瞿塘口。无论是燕子的呢喃,还是无法停留的船桨,都是为了远方的征途。芳草遍布天涯,让我如同飞鸟般自由来去,随心所欲。手中握着志向,能与刘表相见,能与王谈论理想。

注释

  • 风卷江湖浪:江湖的波浪被风卷起,形象地描绘了江湖的壮阔。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崎岖的道路,寓意艰难的行程。
  • 渊明:指陶渊明,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
  • 班超: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象征着报国的志向。
  • 耿耿:形容心中志向清晰而坚定。
  • 溯吴头,逾楚尾:追溯吴国的源头,越过楚国的尽头,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思复,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辛丑年(公元1641年)送别朋友胡子安去远方时所作,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寄托了对理想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水调歌头》以其豪情壮志和深沉的友谊著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祝福。诗的开头“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江湖的险恶和行路的艰难,仿佛在告诉友人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正是这种艰辛才更显得旅程的意义。

接下来的“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心境的孤寂,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然而,诗人并未因此退缩,而是通过“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不甘于平凡,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环境的感慨到对友人的祝福,最后又回归到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结尾处“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梦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卷江湖浪:描绘了江湖的壮阔与动荡,暗示了人生的波折。
  2. 举足是羊肠:形容行路的艰难,隐喻人生旅途的险阻。
  3. 峡山知在何处:表达对理想与方向的迷茫感。
  4. 榛莽更凄凉:描绘环境的凄惨,也映射了内心的孤独。
  5.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不甘平庸。
  6. 雅志未能忘:强调理想在心中的重要地位。
  7. 耿耿富襟抱:形容内心的志向清晰而坚定。
  8. 行计有诗囊:表达了诗人将理想与诗歌结合的情感。
  9.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描绘了历史的纵深与渊源。
  10. 从它昵昵燕语:流露出对友人间轻松谈笑的渴望。
  11. 留不住征樯:意指无法阻止友人出征,充满不舍。
  12. 芳草天涯弥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3. 着我飞凫来去:表达了自由自在的向往。
  14. 在在可徜徉: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5.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畅谈理想的愿望。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卷江湖浪”比喻人生波折,“芳草天涯弥望”则让人感受到遐想的自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友谊的珍惜及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 羊肠:暗示艰辛与险阻的旅途。
  • 峡山:代表追求理想的障碍与艰难。
  • 芳草:象征理想生活的美好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调歌头》是哪位诗人所作?

    • A. 陶渊明
    • B. 李曾伯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班超”是指哪一时期的名将?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3. 诗歌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自然的描绘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的《水调歌头》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而李曾伯则更强调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李曾伯传》

相关诗句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下一句是什么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上一句是什么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下一句是什么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上一句是什么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下一句是什么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上一句是什么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下一句是什么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上一句是什么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下一句是什么

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上一句是什么

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下一句是什么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上一句是什么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下一句是什么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上一句是什么

风卷江湖浪,下一句是什么

举足是羊肠。上一句是什么

举足是羊肠。下一句是什么

峡山知在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峡山知在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榛莽更凄凉。上一句是什么

榛莽更凄凉。下一句是什么

不为渊明五斗,上一句是什么

不为渊明五斗,下一句是什么

直为班超万里,上一句是什么

直为班超万里,下一句是什么

雅志未能忘。上一句是什么

雅志未能忘。下一句是什么

耿耿富襟抱,上一句是什么

耿耿富襟抱,下一句是什么

行计有诗囊。上一句是什么

行计有诗囊。下一句是什么

溯吴头,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