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1:4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月大火流,西风凉摵摵。熠耀飞荒除,络纬鸣虚壁。白露下漙漙,明星何历历。起视知夜深,斗柄当头直。披衣坐不寐,俯仰兴叹息。骎骎岁去逝,冉冉老将迫。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一过不留名,徒生亦何益。
白话文翻译
七月时节,大火星西流,西风吹来,凉意袭人。萤火虫在荒野中飞舞,纺织娘在空荡的墙壁上鸣叫。白露纷纷落下,明亮的星星清晰可见。起身观察,知道夜已深,北斗星的斗柄正对着头顶。披上衣裳坐着,无法入睡,抬头低头间,不禁叹息。岁月匆匆流逝,衰老渐渐逼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匆匆的过客。一旦离去,不留名姓,这样的生命又有何益?
注释
- 大火流:指火星(即心宿二)在七月时西沉,古人认为这是秋天的标志。
- 摵摵:形容风声。
- 熠耀:指萤火虫。
- 络纬:即纺织娘,一种昆虫,鸣声似纺织。
- 漙漙:形容露水很多。
- 历历:清晰可见。
- 斗柄:指北斗七星的柄部。
- 骎骎:形容时间迅速流逝。
- 冉冉:形容缓慢而渐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有贞(1407-1472),明代文学家,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他以诗文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徐有贞的《感寓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七月大火流”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隐喻了生命的流逝。“西风凉摵摵”、“白露下漙漙”等句,通过对秋夜凉意的描绘,增强了诗中的萧瑟感。“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七月大火流:点明时节,暗示秋天的到来,同时隐喻生命的流逝。
- 西风凉摵摵:描绘秋夜的凉意,增强诗中的萧瑟感。
- 熠耀飞荒除:通过萤火虫的飞舞,增添了夜的生动感。
- 络纬鸣虚壁:纺织娘的鸣叫,增添了夜的宁静和空旷感。
- 白露下漙漙:描绘露水的多,增强了秋夜的湿润感。
- 明星何历历:明亮的星星,增添了夜的清晰感。
- 起视知夜深:通过起身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夜深的感知。
- 斗柄当头直:北斗星的斗柄正对头顶,增强了夜的深邃感。
- 披衣坐不寐: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焦虑。
- 俯仰兴叹息:通过俯仰的动作,表达了诗人的叹息。
- 骎骎岁去逝: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
- 冉冉老将迫:形容衰老的缓慢而渐进。
- 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一过不留名,徒生亦何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将人生比作逆旅中的过客,形象生动。
- 拟人:“络纬鸣虚壁”,将纺织娘的鸣叫拟人化,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骎骎岁去逝,冉冉老将迫”,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和感慨,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火流:象征秋天的到来,隐喻生命的流逝。
- 西风:象征秋夜的凉意,增强诗中的萧瑟感。
- 熠耀:象征萤火虫,增添了夜的生动感。
- 络纬:象征纺织娘,增添了夜的宁静和空旷感。
- 白露:象征秋夜的湿润感。
- 明星:象征夜的清晰感。
- 斗柄:象征夜的深邃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七月大火流”中的“大火”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凉风 B. 火星(心宿二) C. 秋天的露水 D. 秋天的萤火虫
-
诗中“人生天地间,还如逆旅客”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B.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C. 人生的奋斗和努力 D. 人生的孤独和寂寞
-
诗中“络纬鸣虚壁”中的“络纬”指的是什么? A. 萤火虫 B. 纺织娘 C. 秋风 D. 露水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王维《秋夜曲》: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徐有贞《感寓三首》与杜甫《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徐有贞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有贞诗集》:收录了徐有贞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有贞诗歌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众多诗人的诗作,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古代众多诗人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