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 汲县与家人别》

时间: 2025-01-22 20:05:45

烟柳凄迷夕照沈。

离思难禁。

无根风絮苦商参。

歧路外、两分心。

促春相见残春别,新怅望、更从今。

竹鸡啼处瘴云深。

且休向、梦中寻。

意思解释

燕归梁 汲县与家人别

作者:周之琦 〔清代〕

原文展示:

烟柳凄迷夕照沈。
离思难禁。
无根风絮苦商参。
歧路外两分心。
促春相见残春别,新怅望更从今。
竹鸡啼处瘴云深。
且休向梦中寻。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柳树下,夕阳渐渐沉落,
离愁别绪难以抑制。
无根的风中飘荡着苦涩的花絮,
在岔路口,心情分成了两半。
急切盼望春天再相见,却在残春时刻离别,
新的惆怅从今以后更难以释怀。
在竹鸡啼鸣的地方,瘴气弥漫。
不妨暂时不要去梦中寻找。


注释:

  • 烟柳:指被烟雾笼罩的柳树,象征离别的愁苦。
  • 凄迷:形容环境凄凉迷乱。
  • 离思:离别之思,思念之情。
  • 无根风絮:没有根基的花絮,代表漂泊无依的情感。
  • 商参:指商旅和参商,表示内心的苦闷和思念。
  • 促春:急切希望春天来临,象征重逢的渴望。
  • 竹鸡:指一种鸟,鸣叫声常常出现在幽静的地方。
  • 瘴云:指潮湿和有毒的气候,暗示环境的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以擅长描绘细腻情感和自然景观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家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与离别的苦痛。诗中融入了对大自然的描写,以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诗歌鉴赏:

《燕归梁》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分别的无奈。诗开篇以“烟柳凄迷夕照沈”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凄凉的场景,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格外萧索,夕阳的沉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迫近。接着,诗人以“离思难禁”直抒胸臆,表现出对离别情感的无奈和压抑。

诗中还提到“无根风絮苦商参”,以无根的风中飘荡的花絮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心境,内心的苦楚与思念在此刻凝聚成一股难以割舍的情感。而“歧路外两分心”则形象地表达了在离别时心情的纠结与分裂,仿佛面对着分岔的道路,不知该何去何从。

最后,诗人在“竹鸡啼处瘴云深”中,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又带点阴郁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苦楚,并以“且休向梦中寻”结束,意在告诫自己暂时不要去梦中追寻那份已逝的情感,这是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柳凄迷夕照沈: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柳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离思难禁: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
  • 无根风絮苦商参:比喻心境漂泊,缺乏依靠,带有苦涩的情感。
  • 歧路外两分心:体现离别时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 促春相见残春别:表达对重逢的期待与离别的伤感,极具对比效果。
  • 竹鸡啼处瘴云深:渲染环境的阴郁,反映内心的沉重。
  • 且休向梦中寻:告诫自己要放下过去的思念,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无根风絮”比喻漂泊的心情。
  • 拟人:如“竹鸡啼”,使景物更有生命力。
  • 对仗:如“促春相见残春别”,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苦痛,同时也反映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茫然与对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柳:象征离愁与无奈。
  • 夕照: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临近。
  • 风絮:象征漂泊与孤独。
  • 竹鸡:暗示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烟柳”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离愁
    • C. 平静
  2. 诗人为何要说“且休向梦中寻”?

    • A.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B. 告诫自己放下思念
    • C. 说明对梦的依赖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 《送别》 by 王之涣: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

诗词对比: 对比《燕归梁》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燕归梁》更侧重于离别的愁苦,而《将进酒》则表现了豪放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