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子尚录事》

时间: 2025-01-23 23:54:31

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白话文翻译:

在东瓯有位学士,他周游于吴楚之间。
每年回家一次,四十岁才开始做官。
人生在世最看重的是得意,但我写信时不禁长叹。
芬芳的兰花被蔓草掩盖,霜露又使它枯萎。
我心中有托付,却因远隔山川而无法传达。
出门的路途修建得很复杂,起伏不定。
直率的性情无法实现,这条路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给路上的人寄信,实在是困难重重。

注释:

  • 东瓯:古地名,今浙江东南部一带。
  • :指读书人、学者。
  • 吴楚:古代地名,吴国与楚国,象征南方地区。
  • 寄书:寄信,表达情感或想法。
  • 芳兰:指兰花,象征高洁。
  • 寸心:指内心的思绪或情感。
  • 当路者:指路途上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翰,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四十岁左右,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正值为官之际,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促使其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寄陈子尚录事》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东瓯游历的经历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困惑。诗中借“芳兰”与“蔓草”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兰花象征着作者心中理想的高洁,而蔓草则代表了现实中难以避免的困扰与压制。诗人感叹“人生贵得意”,是对世俗成功的理解,但也因此产生了对人生短暂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真实而深沉。最后几句“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更是强调了人生道路的艰辛与复杂,直性不得遂则是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叹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瓯有一士:引入主题,介绍一位来自东瓯的学士。
  2. 周游吴楚间:描述他的游历,强调其博学与见识。
  3.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描绘其漫长的求学与职业生涯,表达对人生节奏的感慨。
  4.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指出人生的得意状态是珍贵的,而自己却因寄信而长叹。
  5.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用意象描绘理想被现实困扰的状态。
  6.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表达对理想的渴望,却因距离而无法实现。
  7.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描绘人生的复杂与艰辛。
  8.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总结人生的现实,直率的性情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兰花比作理想,蔓草比作现实困扰。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霜露对兰花的摧残,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以淡淡的忧伤,传达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东瓯:象征着诗人的故乡,带有乡愁的意味。
  • 芳兰: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蔓草:代表现实的压力与困扰。
  • 山川:象征着距离与无法逾越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瓯”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浙江
    B. 江苏
    C. 福建

  2. “芳兰委蔓草”中的“芳兰”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生命

  3.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乐观
    B. 无奈
    C. 消极

答案:

  1. A. 浙江
  2. B. 理想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思乡之情,与本诗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寄陈子尚录事》: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现实的无奈,但杜甫在《春望》中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胡翰则更侧重个人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