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舟过南山用琴韵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5:37

云涛一苇意雄夸,惯与滩头雁聚沙。

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

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二首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云涛一苇意雄夸,
惯与滩头雁聚沙。
年后腊前梅唤客,
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
笳鼓声中听两衙。
去住了无忻厌赏,
暮年心迹晚林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豪情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中以“云涛”比喻浩瀚的气势,借“一苇”来展现自己的从容与自信,常常在滩头与大雁一同聚集。腊月的梅花呼唤着客人,山南水北则以竹林为家。蓬蒿的影子下开出三条小径,鼓声与笳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听两边的衙门。归去与留下,心中却没有厌倦与欣赏,暮年的心事如同晚林中的乌鸦。

注释

  • 云涛:指云海波涛,象征气势磅礴。
  • 一苇意雄夸:一根芦苇,表现出豪情壮志。
  • 滩头雁聚沙:指在河滩边,雁群聚集在沙滩上,描绘出自然景象。
  • 年后腊前梅唤客:腊月前后梅花盛开,吸引着客人。
  • 山南水北:形容南山与北水,表达地理位置。
  • 竹为家:形容在竹林中安家,隐居生活。
  • 蓬蒿影里开三径:形容在蓬蒿的影子下,有三条小路。
  • 笳鼓声中听两衙:在乐声中听到两边的衙门,描绘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去住了无忻厌赏:离去与留下都没有厌倦与欣赏之情。
  • 暮年心迹晚林鸦:暮年时的心情如同晚林中的乌鸦,孤独而沉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正值腊月,梅花盛开,正是冬去春来的时节,诗人借梅花之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了李弥逊深厚的诗歌造诣。诗的开篇以“云涛”和“一苇”展开,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气概,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从容和淡泊的态度。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腊月梅花的盛开,借此呼唤客人,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山南水北竹为家”的描写,将自然与人居环境结合,展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接下来的“蓬蒿影里开三径”和“笳鼓声中听两衙”,则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仿佛在热闹的场景中,诗人依然保持着一份静谧。

结尾两句“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岁月的思考。整首诗既有飘逸的意境,又有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涛一苇意雄夸:意象的开篇,展现出诗人胸怀壮志的自信。
  • 惯与滩头雁聚沙:描绘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年后腊前梅唤客:时令的变化与人情的温暖,暗含对友好的期盼。
  • 山南水北竹为家:理想的人生状态,隐居于山水之间。
  • 蓬蒿影里开三径:三条小路象征着不同的选择与人生道路。
  • 笳鼓声中听两衙:在欢快的音响中,体现出诗人的悠然自得。
  • 去住了无忻厌赏:表达出对生活的包容与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得失。
  • 暮年心迹晚林鸦:引申出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孤独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涛”与“一苇”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
  • 对仗:如“山南水北”与“蓬蒿影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梅花拟作呼唤客人,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岁月的感悟,体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涛:象征气势和壮阔,传达出诗人的豪情。
  • :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了冬去春来的美好愿景。
  • :象征清雅与隐逸,体现出诗人理想的生活状态。
  • 蓬蒿:代表自然环境的质朴与野趣。
  • 三径: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涛”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自然景象
    C. 诗人的心情

  2. 诗人借梅花来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恐惧

  3. “暮年心迹晚林鸦”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与反思
    B. 热情与活力
    C. 恨与报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意境,表达隐逸生活的诗作。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皆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李弥逊则含蓄温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弥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