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祇陀寺寻倪高士遗迹
作者: 丁元照
寻幽不觉远,一径入深林。
杰阁凌霄汉,奇松阅古今。
钟传天外响,诗到上方吟。
独倚危栏坐,悠然见道心。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山林中,我不知不觉走得很远,
一条小路通向深深的树林。
高耸的阁楼直入云霄,奇特的松树见证了古今。
钟声从天外传来,诗意在此时涌动。
我独自倚靠在高栏上,心中悠然自得,领悟到道的真谛。
注释: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杰阁:高耸的阁楼。
- 凌霄汉:直入云霄,形容高耸。
- 阅古今:见证古代与现代。
- 钟传天外响:钟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 上方:指高处,诗意在此处得以抒发。
- 危栏:高高的栏杆。
- 悠然见道心:心中平静,领悟到道的真谛。
典故解析:
“倪高士”指的是倪瓒,东晋著名的隐士和画家,常被人们称道,他的遗迹成为后人寻访的对象。此诗描绘的是寻访倪高士遗迹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元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丁元照对倪高士遗迹的寻访过程中,体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览祇陀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道理的领悟。开篇的“寻幽不觉远”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伴随着诗人一同走进深林之中。接下来的“杰阁凌霄汉,奇松阅古今”则通过高耸的阁楼和奇特的松树,塑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结合。
“钟传天外响,诗到上方吟”描绘了一种空灵的意境,钟声的回响让人想到天外的宁静,诗人在此时也感受到了诗意的升华。最后一句“独倚危栏坐,悠然见道心”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高栏处独自欣赏自然,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的领悟达到了顶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道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幽不觉远:描述了诗人无意中走得很远,表现了这种寻幽之旅的自然与随意。
- 一径入深林:描绘了一条小路通向更深的森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杰阁凌霄汉:高耸的阁楼象征着人类的追求与理想,直入云霄。
- 奇松阅古今:奇特的松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象征着自然的永恒。
- 钟传天外响:钟声的回响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宁静。
- 诗到上方吟:在此时诗意涌动,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相融的心境。
- 独倚危栏坐:诗人独自坐在高栏处,享受这份宁静。
- 悠然见道心:最终领悟到内心的道理,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阁比作理想的追求,松树比作历史的见证。
- 对仗:整首诗中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和意象相呼应,形成对比与呼应。
- 拟人:钟声被赋予了人的特征,似乎在传递某种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寻访倪高士遗迹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对道理的领悟,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高阁:代表人类的理想与追求。
- 松树:象征自然的永恒和历史的见证。
- 钟声:传递出一种遥远的宁静与思想的启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杰阁凌霄汉”是指什么? A. 高耸的阁楼
B. 深邃的森林
C. 温暖的阳光 -
“悠然见道心”表达了诗人的哪种心境? A. 焦虑
B. 超然
C. 忧伤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与人生
B. 爱情与思念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丁元照的《游祇陀寺寻倪高士遗迹》更加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