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驾行·红尘紫陌》
时间: 2025-01-10 22:1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白话文翻译
在繁华的红尘与紫陌之中,斜阳洒在长安的草地上,这里是离别之地。
在断魂之处,孤独的马儿向西奔征。
新晴的天气,阳光明媚,轻烟淡薄,暖意融融,远望花村。
路上隐约可见,摇鞭而过长亭。
愁绪萦生。思念那凤城的仙子,自别后千里重走这条路。
我又记得临别时泪眼朦胧,湿润了她的莲花般的脸庞。
时光消逝。花朝月夕,最是冷落这银屏。
我想念她的美丽容颜,夜不能寐,屈指算着回程的日子。
相思缠绕。千般思念,怎及回去见到倾城的她。
我只能向着绣帏深处相拥而眠,低声诉说这份牵挂。
注释
- 红尘紫陌: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紫陌可理解为紫色的道路,象征繁华。
- 斜阳暮草:指夕阳西下,草地上洒下余晖,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断魂处:形容心情悲伤至极,失去灵魂的地方。
- 迢迢匹马西征:远道而行,孤独的马匹向西奔去,象征离别与旅途的艰辛。
- 花朝月夕:花的朝晨与月的夜晚,时间的流逝。
- 倾城:形容女子的美丽,倾倒众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北宋词人,其词婉约动人,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描绘离愁别绪、游子思乡等主题,风格柔情似水,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引驾行·红尘紫陌》是柳永在经历离别与思念后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故乡和爱人的深切怀念。作品产生于宋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离别成为常态,诗人通过此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诗歌鉴赏
《引驾行·红尘紫陌》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充分展现了柳永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斜阳暮草的长安道,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通过“迢迢匹马西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孤独感。词中提到的“凤城仙子”,则是对爱人的深情回忆,成为了词中情感的核心。
整首词通过“新晴”“韶光明媚”等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离愁的沉重。最后,词人通过“绣帏深处并枕”的意象,表达了对爱的渴望与对归宿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而又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 描绘了尘世的繁华和落日的景象,暗示离别的愁绪。
-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 表达了孤独和痛苦,马匹的奔走象征着离别的旅途。
-
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 自然景色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暗示着离愁。
-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 通过摇鞭的动作,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故人的思念。
-
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 明确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强调了距离的遥远。
-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 细腻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传达了不舍与心痛。
-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 通过时间的流逝,表现了思念的苦楚。
-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 夜不能寐,反复思念爱人,期盼归程的心情。
-
相萦。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 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强调归去见面的重要性。
-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 以梦境的方式,展示对爱的渴望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旅途,通过景物描写传达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词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爱的无尽思念。柳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深切怀念,传达了一种无奈与渴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象征世俗的生活与繁华。
- 斜阳: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悲哀。
- 凤城仙子:象征着美丽与思念的对象。
- 银屏:暗指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投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永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凤城仙子”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诗人的爱人
- C. 一座城池
- D. 一种花
-
本诗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自然的美丽
- B. 离愁别绪
- C. 战争的悲惨
-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柳永 vs. 苏轼
- 柳永的作品多表现离愁与细腻的情感,而苏轼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