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其五 雨后
秋葵带露。红满窗纱蝉满树。不管闲愁。倚仗浮云度画楼。雨丝风片。消受新凉深小院。蝶过谁家。闲煞墙头野合花。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秋天,露水挂在秋葵上,窗纱上映满了红色的光影,树上蝉鸣阵阵。我不再在意那些烦恼,倚着浮云在画楼上度过悠闲的时光。细雨如丝,微风轻拂,带来一阵新凉,深邃的小院里格外清爽。蝴蝶飞过了谁家的庭院,让人感到无比惬意,墙头的野花开得正好,闲适而美丽。
注释:
- 秋葵:一种植物,通常指的是秋季的某种野菜。
- 窗纱:窗户上的纱窗,用来遮挡虫子。
- 蝉:夏秋季节常见的昆虫,鸣叫声清脆。
- 闲愁:无所事事的忧愁。
- 浮云:轻盈的云朵,常用来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
- 雨丝风片:形容细雨和微风,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 野合花:指野生的花,形容自然、随意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约1580-约1650),字云卿,号香君,明代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江南地区的秋季,雨后时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五 雨后》以秋雨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秋日图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秋葵带露”,通过具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露水与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作者描绘了窗外的红色映影和蝉鸣,展现了家中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
“倚仗浮云度画楼”,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似乎在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心中都要保持一份闲适与从容。随着“雨丝风片”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新凉,深小院中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最后,“蝶过谁家”与“闲煞墙头野合花”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诗中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简单。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情感丰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葵带露:描绘秋天清晨的景象,露水点缀在秋葵上。
- 红满窗纱蝉满树:窗边的红色光影和树上的蝉鸣,营造出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
- 不管闲愁:诗人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不再在意生活中的烦恼。
- 倚仗浮云度画楼:意境轻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雨丝风片:细雨和微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
- 消受新凉深小院:新凉的气息让小院更加宜人。
- 蝶过谁家:蝴蝶的飞舞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闲煞墙头野合花:墙头的野花开得正盛,表现自然的随意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倚仗浮云”比喻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拟人:蝉鸣和花香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葵: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真实。
- 蝉:象征着夏季的活力和生命力。
- 雨丝:象征着清新与生命的滋养。
- 蝶:象征着自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忧愁
- B. 悠闲
- C. 忙碌
- D. 绝望
-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 A. 菊花
- B. 玫瑰
- C. 秋葵
- D. 兰花
答案:
- C. 秋天
- B. 悠闲
- C. 秋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却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减字木兰花》中的闲适生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