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壮为属题李耳山仿巨然千里横看小卷》

时间: 2025-02-04 16:31:43

广陵畸士。

沆瀣巨世收寸纸。

人物乾嘉。

小字丛题尽是夸。

王郎真赏。

劫外摩挲容寄想。

千里江山。

独掩清愁细细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壮为属题李耳山仿巨然千里横看小卷
广陵畸士。沆瀣巨世收寸纸。
人物乾嘉。小字丛题尽是夸。
王郎真赏。劫外摩挲容寄想。
千里江山。独掩清愁细细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广陵的奇士,仿佛在一个巨大的世界中收集着微小的纸张。诗中提到的人物来自乾嘉时期,字里行间尽是夸赞之辞。王郎的真赏在于,他在劫难之外,轻轻摩挲着容颜的想象。千里的江山中,独自掩藏着清愁,细细品味。

注释

字词注释:

  •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历来以才子佳人著称。
  • 畸士:特立独行的人,指那些与众不同的士人。
  • 沆瀣:形容水气弥漫,或比喻交游的广泛。
  • 乾嘉:指乾隆和嘉庆时期,盛行的文人风气。
  • 王郎:可能指王羲之,古代著名书法家,亦可指代某类风雅之士。
  • 劫外:指超脱世俗的境界。

典故解析:

  • 此词中提到的“王郎”可能与王羲之的文人形象相关,象征着理想化的文人风范。
  • “千里江山”常用以形容中国的壮丽河山,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人物和风气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描绘广陵的奇士,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范的钦佩与对时代背景的思考。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透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思索。诗中“广陵畸士”的引入,不仅勾勒出一种洒脱的风范,更引发对当代文人精神的反思。后面提到的“王郎真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文人精神的赞美,仿佛在提醒人们珍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依然保持独立思想与风骨的人。最后一句“独掩清愁细细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广陵畸士:引入非常特立独行的人物,暗示其非凡的才华与个性。
  • 沆瀣巨世收寸纸:强调在广袤浩瀚的世界中,诗人收集的却是微小的文字,象征着对现实的反思。
  • 人物乾嘉:指代文人风气,彰显出乾嘉时期的繁荣与文人自信。
  • 小字丛题尽是夸:这些小字题词中充满了赞美之辞,反映了文人的自我陶醉与自我期许。
  • 王郎真赏:王郎的真正欣赏在于他对内心的独立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 劫外摩挲容寄想:在世俗劫难之外,诗人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
  • 千里江山:深情描绘祖国的辽阔与壮丽,充满了对故土的依恋。
  • 独掩清愁细细看:表达了诗人对心中忧愁的深刻体悟与细致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沆瀣巨世”,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宽广而迷离的世界。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时代风气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怀古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陵:象征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代表文化的精髓。
  • 江山:象征祖国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怀。
  • 清愁:隐喻对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广陵畸士”中“畸士”指的是什么? a) 非常普通的人
    b) 特立独行的人
    c) 受人尊敬的人

  2. “千里江山”中的“江山”指代什么? a) 大山大川
    b) 国家与民族
    c) 个人的生活

  3. “劫外摩挲容寄想”中,“劫外”意味着? a) 生活在世俗中
    b) 超脱于世俗
    c) 享受生活

答案:

  1. b) 特立独行的人
  2. b) 国家与民族
  3. b) 超脱于世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袁荣法的《减字木兰花》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但王维更偏向于山水意境的描绘,而袁荣法则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探索了文人精神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中国古诗词的丰富层次与深邃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李白
  • 《近现代诗词研究》——陈子昂
  • 《诗词鉴赏与创作》——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