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行》

时间: 2025-02-04 15:39:16

黄莺深枝苦相逼,绿窗强起愁迎客。

一脸残红睇倦凝,曾是昨宵伤琥珀。

残妆低亸那不好,瘦损腰肢怯风早。

花雨濛濛户闭香,忍笑颤娇就郎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邯郸行
作者:张乔 〔明代〕

黄莺深枝苦相逼,
绿窗强起愁迎客。
一脸残红睇倦凝,
曾是昨宵伤琥珀。
残妆低亸那不好,
瘦损腰肢怯风早。
花雨濛濛户闭香,
忍笑颤娇就郎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黄莺在树枝上苦苦鸣叫,
绿窗前我勉强迎接来客,
脸上残留的红晕显得疲倦,
曾经是昨夜醉酒后的伤感。
残妆低垂着,显得不那么好,
瘦弱的腰肢抵挡着早晨的凉风。
花雨纷飞,门窗紧闭着芬芳,
我忍不住笑着,娇羞地依偎在郎君怀里。


注释

字词注释:

  1. 黄莺:一种鸣叫悦耳的小鸟,象征春天和美好的生活。
  2. 绿窗:窗户的颜色,常用来渲染环境的美好和清新。
  3. 残红:指脸上的妆容未尽,或是因伤感而泛红的脸庞。
  4. 琥珀:这里比喻酒,暗示醉酒后的状态。
  5. :脱落、低垂的意思。
  6. 怯风:对冷风的畏惧,表现出娇弱的姿态。
  7. 花雨:指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黄莺”与“琥珀”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意象及饮酒后的情感状态,表现出一种忧伤而又绚烂的生活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常带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邯郸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的向往。


诗歌鉴赏

《邯郸行》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充满春意的生活画面。开篇的“黄莺”鸣叫,立刻就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然而随之而来的“苦相逼”,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诗中的情感由外而内,借助自然景物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绿窗强起愁迎客”一句,既表现出迎接来访者的礼貌,又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愁绪,仿佛在说,尽管春光明媚,内心却因种种原因而感到忧伤。后面的“残妆低亸那不好”,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情感波动而显得疲惫的样子,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结尾的“忍笑颤娇就郎抱”则是情感的高潮,体现了在忧伤与美好之间的微妙平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刻画,传达了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思考,深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莺深枝苦相逼:黄莺的鸣叫让人感到苦闷,暗示生活的压力。
  2. 绿窗强起愁迎客:勉强迎接来客,心中却满是愁苦。
  3. 一脸残红睇倦凝:面容上残留的红晕显示出疲惫,反映情感的消沉。
  4. 曾是昨宵伤琥珀:暗示昨夜的醉酒与伤感,渲染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5. 残妆低亸那不好:描绘女子的妆容,流露出她的无奈与心情。
  6. 瘦损腰肢怯风早:形象地表现出女子的娇弱,反映出她对外界的敏感。
  7. 花雨濛濛户闭香:花瓣飘落的景象,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8. 忍笑颤娇就郎抱:最后一句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娇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琥珀”比作酒,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黄莺“苦相逼”,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绿窗:代表春意盎然的环境,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3. 残红:象征情感的残缺,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4. 花雨:象征浪漫与柔情,增添了诗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莺”象征什么?

    • A. 夏天的炎热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凋零
  2. “残妆低亸那不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 B. 无奈
    • C. 喜悦
  3. “忍笑颤娇就郎抱”中,女子的情感是什么?

    • A. 愤怒
    • B. 羞涩与渴望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
  2. 杜甫的《春望》
  3.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张乔的《邯郸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前者侧重于描绘春日的细腻情感,后者则通过月下饮酒表达孤独与豪放。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诗宋词元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