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顾随 〔近代〕
少岁胸怀未肯平。
中年哀乐更难胜。
云山孤鹤归何晚,
风雨寒鸡时一鸣。
心耿耿。意惺惺。
铅华丝竹俱牵情。
都将三载无穷恨,
换尽先生两鬓青。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心怀壮志,难以平静。
中年时的悲欢离合,更是难以承受。
孤鹤在云山归来何时才晚,
风雨交加的夜里寒鸡偶尔一鸣。
心中惆怅,情意相通。
铅华与丝竹的声响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三载之间积累的无尽怨恨,
换来了您两鬓的白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少岁:年轻时。
- 胸怀:胸中怀抱的志向或情感。
- 中年:指人生的中期。
- 孤鹤:比喻孤独的人或境遇。
- 寒鸡:寒风中鸣叫的鸡,象征孤寂。
- 铅华:指化妆品,象征外表的繁华。
- 丝竹:指乐器,象征音乐及情感。
典故解析:
- 孤鹤:古代诗中常用来形容孤独的人生境地。
- 风雨寒鸡:意指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发声,象征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随中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转折点,经历了许多情感的起伏与生活的磨难,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与感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顾随在个人情感与人生哲学中交织的一首诗,表面上看似是在描绘个人的情感经历,实际上却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少岁胸怀未肯平”引入,表现出年轻时的壮志未酬和心中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中年时期愈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艰辛与哀乐交织,令他感到更加难以承受。
接下来的意象中,孤鹤和寒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表达出诗人对归属与安宁的渴望。在风雨中发出的鸡鸣,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象征着在困境中仍然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都将三载无穷恨,换尽先生两鬓青”更是将个人情感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且复杂,既有对人生苦涩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岁胸怀未肯平:年轻时心中壮志未曾平静。
- 中年哀乐更难胜:等到中年后,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更加难以承受。
- 云山孤鹤归何晚:在云山间的孤鹤,归来的时间何时才算晚?
- 风雨寒鸡时一鸣:在风雨中,寒鸡偶尔鸣叫,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 心耿耿。意惺惺:内心惆怅,情感相连。
- 铅华丝竹俱牵情:繁华的外表与音乐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 都将三载无穷恨:三年之间积累的无尽怨恨。
- 换尽先生两鬓青:这些情感的积累,换来了您两鬓的白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鹤”比喻孤独的人生境遇。
- 对仗:如“心耿耿,意惺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寒鸡时一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表现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对中年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鹤:象征孤独与人生的漂泊。
- 寒鸡:象征在逆境中孤独的坚韧。
- 铅华:象征外在的繁华与内心的真实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什么? A. 寂寞与孤独
B. 和谐与友谊
C. 热闹与繁华
答案:A -
“都将三载无穷恨”中的“三载”指的是多长时间? A. 三天
B. 三个月
C. 三年
答案:C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A. 孤鹤、寒鸡
B. 花草、树木
C. 山水、河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
- 《月夜忆舍弟》杜甫: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苦闷。
诗词对比:
- 顾随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但顾随更为沉郁,李白则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顾随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