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道若长川,行藏比溯沿。
浪恬宁在我,维泛且随缘。
野色连幽岸,溪光接远天。
欲离平险地,常使意超然。
白话文翻译:
这条道路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行走和隐藏就像顺流和逆流。
波浪平静安宁在我心中,随心所欲地漂泊,随遇而安。
野外的景色与幽静的岸边相连,溪水的光辉与遥远的天空相接。
想要远离平坦和危险的地方,常常让自己的心境超然脱俗。
注释:
- 此道:指的是人生的道路或修行之路。
- 长川:比喻长长的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旅程。
- 行藏:行走与隐藏,指生活中的表露与隐秘。
- 溯沿: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隐喻人生中的选择和取舍。
- 浪恬:波浪平静,心境安宁。
- 维泛:随意漂泊,维持一种随和的态度。
- 野色:自然的景色,指代清新的环境。
- 幽岸:幽静的岸边,代表宁静之处。
- 溪光:溪水的光辉,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平险地:平坦与危险的地方,反映人生的复杂与选择。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此道若长川”可与道家思想相联系,强调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哲学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瓘,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游历之际,或许是在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后,诗人反思人生的选择与心境,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长河、平静波浪、野色及溪光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人以“长川”作引子,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旅程与选择,行走在生活的河流上,既要面对顺流而下的安逸,也要勇敢逆流而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诗中的“浪恬宁在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自得,体现了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
在景色的描绘中,诗人以“野色连幽岸”与“溪光接远天”相结合,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引发了对人生宽广与远大的思考。最后一句“欲离平险地,常使意超然”更是升华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超然的理想。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于世俗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道若长川:人生的道路如同一条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行藏比溯沿:生活的选择如同逆流和顺流,需要智慧与勇气。
- 浪恬宁在我: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来自对生活的理解与接受。
- 维泛且随缘:随心所欲地漂泊,心态随和,接受生活的变化。
- 野色连幽岸:自然的景色与宁静的岸边相连,展现和谐美好。
- 溪光接远天:溪水的光辉与远处的天空相接,象征着广阔的视野。
- 欲离平险地:想要远离平坦与危险,寻求心灵的超然。
- 常使意超然:保持内心的超然,追求更高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川”比喻人生的道路,形象生动。
- 对仗:如“行藏比溯沿”,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强调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川: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旅程。
- 波浪:象征生活的起伏与变迁。
- 野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溪光:象征心灵的明亮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道若长川”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 A. 道路
- B. 人生的道路
- C. 学问
-
诗中“浪恬宁在我”表达了什么心情?
- A. 焦虑
- B. 安宁与自得
- C. 悲伤
-
“欲离平险地”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 A. 财富
- B. 超然的心境
- C. 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瓘的诗与王维的诗,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陈瓘更注重内心的超然境界,而王维则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陈瓘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