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寒水依痕》
时间: 2025-01-08 07:2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情切。
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
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白话文翻译
寒水的涟漪依稀可见,春天的气息渐渐回归,沙滩边的烟雾显得广阔。
溪边的梅花在晴朗的阳光下散发着香气,几枝寒冷的花蕾纷纷争相开放。
遥远的旧情,看看还有多少会消磨人心,长亭门外山峦重叠。
眼前的青山无尽,是愁苦的时节,情感真切。
画楼紧闭,想见东风,悄然消逝了肌肤上的雪白。
辜负了枕边的梦境和酒杯前的花月。
在心中期盼的地方,还有多少凄凉,殷勤地留待归时诉说。
当真的相逢时,恰好是经历了多年的离别。
注释
- 寒水依痕:指水面上留下的痕迹,表现出寒冷的气候和春天的来临。
- 沙际烟阔:沙滩边缘的烟雾显得开阔,描绘出春天的柔和景象。
- 溪梅:溪边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长亭:古代的旅途休息处,与离别相关联。
- 暗销肌雪:暗指清冷的肌肤渐渐消退了春寒,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季,作者在春回大地时节,感受到旧情难忘、离别带来的愁苦,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石州慢·寒水依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深切怀念。开篇“寒水依痕,春意渐回”,便展现了自然轮回的美丽与生命的复苏,仿佛在提醒我们,尽管时间流逝,旧日的情感依然在心中留存。接着“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梅花的傲然绽放更是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而“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则转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遗憾,尤其是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离别后,旧情仍然如影随形。后半部分的“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词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无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情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水依痕:水面上留下的痕迹,暗示着寒冷的春天。
- 春意渐回:春天的气息逐渐回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沙际烟阔:沙滩边的烟雾显得开阔,表现出春季的广阔与宁静。
- 溪梅晴照生香:溪边的梅花在阳光下散发香气,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冷蕊数枝争发:几枝寒梅争相开放,象征着对生活的渴望。
- 天涯旧恨:遥远的旧情,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感慨。
- 长亭门外山重叠:长亭外的山峦重叠,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 不尽眼中青:眼前的青山无尽,暗示了无尽的思念与愁苦。
- 情切:情感真切,表明内心的真实感受。
- 画楼深闭:画楼紧闭,隐喻着思念的隔绝。
- 想见东风:渴望春风的到来,表现对爱情的期待。
- 暗销肌雪:暗指肌肤上清冷的感觉悄然消逝,象征思念与冷寂。
- 辜负枕前云雨:辜负了梦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
- 心期切处:心中期盼的地方,隐喻着对重逢的渴望。
- 更有多少凄凉:还有多少凄凉,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 殷勤留与归时说:殷勤地留下话语,期待归时的相聚。
- 到得却相逢:真正的相逢,恰好是经历了多年的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水依痕”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留痕。
- 拟人:如“想见东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重逢的期待,揭示了人生中的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主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事之间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水:象征着寒冷、孤独与思念。
- 梅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青山: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无尽的情感。
- 长亭:代表离别与旅途中的孤独。
- 东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渴望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水”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与思念
C. 繁荣 -
“长亭”在词中代表什么? A. 休息的地方
B. 离别与孤独
C. 美好的回忆 -
诗人对梅花的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A. 冷酷
B. 生机与希望
C. 凄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梦江南》
诗词对比: 对比张元干的《石州慢·寒水依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元干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的美,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内心的孤独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