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11 01:3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帘未卷,沉烟浓注,乍展芙蓉玉镜。小笺云粉满妆台,又制就鬘花新咏。嫩凉初透,停杯问月,碧海青天难并。分明一幅绮窗图,谁解得此时佳景。
白话文翻译:
在尚未卷起的湘帘前,浓厚的烟雾笼罩着,突然映出芙蓉似的玉镜。妆台上小纸条上涂满了粉色,似乎又写成了新的花鬘歌。微凉的空气初透,停下酒杯问月,碧海和青天却难以相并。分明是一幅美丽的窗前画,谁能理解此时的美景?
注释:
- 湘帘:指湘江的帘子,象征着美丽的风景。
- 沉烟:指浓重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芙蓉:指荷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小笺:小纸条,古人常用来书写诗词。
- 云粉:化妆用的粉,形容女子妆容精致。
- 鬘花新咏:指新作的花鬘歌曲,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嫩凉:微微的凉意,给人以清新之感。
- 问月:指仰望明月,表达思念之情。
- 绮窗图:形容美丽的窗前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立,清代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婉约风格的词作。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表达对女性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鹊桥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完美结合的词作。词的开头以“湘帘未卷,沉烟浓注”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朦胧的梦境中。接着,作者通过“乍展芙蓉玉镜”描绘出芙蓉花的美丽,暗示着女子的娇美与清纯。
词中“小笺云粉满妆台”一句,展现了女子在打理妆容时的精致和细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随着“嫩凉初透,停杯问月”的描写,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思念与感伤。此时,酒杯在手,仰望明月,似乎在问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分明一幅绮窗图,谁解得此时佳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整首词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展现了诗人那份对美的执着和追求,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湘帘未卷:尚未收起的湘江帘子,暗示着夜晚宁静。
- 沉烟浓注:浓厚的烟雾弥漫,增添了神秘感。
- 乍展芙蓉玉镜:突然显露出如同芙蓉花般美丽的景象。
- 小笺云粉满妆台:妆台上的小纸条涂满了粉,形容女子的精致妆容。
- 又制就鬘花新咏:又写成了新的花鬘歌曲,表现对美的赞美。
- 嫩凉初透:微凉的空气透出,令人感到清新。
- 停杯问月:停下酒杯,仰望明月,表达思念之情。
- 碧海青天难并:碧海与青天却难以相并,暗示美景的难得。
- 分明一幅绮窗图:确实是一幅美丽的窗前画面。
- 谁解得此时佳景:谁能理解此时的美景,感慨其美难以言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玉镜”比喻美丽的景象。
- 拟人:如“问月”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嫩凉初透,停杯问月”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念,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帘: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沉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
- 月:常常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湘帘”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窗帘
C. 帘子 -
诗中的“沉烟”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神秘
C. 悲伤 -
诗歌表现了对什么的思念? A. 自然
B. 友情
C. 爱情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鹊桥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