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题画山水》

时间: 2025-04-27 19:54:05

柴扉不掩,翠微欲滴,断岸芦花风寂。

远峰云树两朦胧,曲径杳、崎岖难觅。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玉洞仙床咫尺。

闲来看尽思悠然,恨不得、将身飞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柴扉不掩,翠微欲滴,断岸芦花风寂。
远峰云树两朦胧,曲径杳崎岖难觅。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玉洞仙床咫尺。
闲来看尽思悠然,恨不得将身飞入。

白话文翻译:

柴门未关,翠绿的山色欲滴如水,断崖上的芦花在微风中显得安静。
远处的山峰和树木都是模糊的,曲折的小路幽深崎岖,难以寻觅。
平静的水面波光粼粼,苍翠的松树历历在目,玉洞中的仙床似乎就在咫尺之间。
闲闲地观看这一切,心中不禁生出悠然自得的感觉,真希望能飞身而入,融入这山水之间。

注释:

  • 柴扉:指木柴做的门,象征着简朴的居所。
  •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欲滴”形容色彩鲜艳,似乎要滴出水来。
  • 断岸:指绝壁,悬崖的边缘。
  • 芦花:芦苇的花,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象。
  • 杳崎岖:形容小路幽深曲折,难以探寻。
  • 平波澹澹:形容水面平静,波纹不显。
  • 玉洞仙床: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处,象征着高洁与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生于晚明时期。她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与自然景色。由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局限,叶小鸾的作品虽不如男性诗人广为流传,但其作品中却透着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鹊桥仙 题画山水》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可能在游历山水之际,感受到自然之美,激发了诗情。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与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开头的“柴扉不掩”让人感觉到一种宁静与安逸,似乎让读者置身于一个隐秘而幽静的山中居所。接着,诗人用“翠微欲滴”形象地描绘出青山的润泽感,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断岸芦花风寂”一句,带出了自然的静谧,风中摇曳的芦花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远景的描写“远峰云树两朦胧”则为诗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仿佛在诉说着山水之间的远离与难觅。诗人在这里通过景物的朦胧,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后面的“平波澹澹,长松历历”承接了前面的意象,水面的平静与松树的清晰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明晰。最后“恨不得将身飞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表达了对自由与悠然自得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柴扉不掩:开头即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柴门未关,给人一种温馨与放松的感觉。
  2. 翠微欲滴:使用“欲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山的青翠欲流,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3. 断岸芦花风寂:将自然的孤寂之美展现无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远峰云树两朦胧:描绘远处的景象,使用“朦胧”增加了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一种难以到达的美。
  5. 曲径杳崎岖难觅:小路的迷惘与幽深,增强了寻觅美好事物的艰辛感。
  6.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水面平静,松树清晰,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内心的宁静。
  7. 玉洞仙床咫尺:通过“咫尺”表现出一种近乎触手可及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8. 闲来看尽思悠然: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享受着这一切的美好。
  9. 恨不得将身飞入: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的强烈渴望,渴望融入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微欲滴”,将青山比作欲滴的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寂”,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悠闲生活的追求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传达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扉: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 翠微: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 芦花:象征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 远峰云树:表现了自然的遥远与神秘。
  • 平波澹澹: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玉洞仙床:代表理想中的美好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柴扉不掩”暗示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纷扰的官场生活

  2. “平波澹澹”中的“波”指的是什么? A. 心情
    B. 水面
    C. 风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疏远
    B. 向往与热爱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雪》与《鹊桥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为孤冷,后者则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向往。
  • 《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叶小鸾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