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二首》
时间: 2025-01-22 06:2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
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白话文翻译:
雨后景色更美,池边绿草如茵。
柳花悠然飘荡,菱叶静静浮在水面。
我独自坐着,虽未厌倦,酒也难以让我清醒。
直到日暮我仍执竿,幽幽吟唱又有谁能倾听?
此次游玩并不算多,已然过了十天。
浮萍覆盖污泥,藤蔓缠绕着老树焕然一新。
树林中的乌鸦对客人感到惊讶,
岸边的竹子长得枝繁叶茂,遮住了邻居的视线。
子云(子贡)只顾自守,不必与世俗纷争。
注释:
- 柳花:柳树的花,象征春天的景象。
- 菱叶:菱角的叶子,生长在水面上。
- 孤斟:独自斟酒,表示孤独的饮酒状态。
- 子云:指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常被用来比喻隐逸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言辞犀利著称,强调文风的简洁与清晰。
创作背景:
《闲游二首》是韩愈在闲暇时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中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繁世事的无奈与厌倦。
诗歌鉴赏:
《闲游二首》通过描绘雨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前四句描绘了雨后池边的美丽景象,柳花和菱叶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不愿意打破这种宁静。他独自饮酒,试图借酒消愁,却发现酒也无法让他清醒。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持竿至日暮”展示了他钓鱼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悠闲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他不愿卷入世俗的纷争,选择与自然相伴,寻找内心的宁静。诗人用“子云只自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表明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漠。整体而言,这首诗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批判,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后来更好:雨后天清气爽,景色更加宜人。
- 绕池遍青青:池边的草木生机勃勃,一片绿意。
- 柳花闲度竹:柳花随风飘荡,轻松自在地穿过竹林。
- 菱叶故穿萍:菱角的叶子在水面上浮动,与浮萍相映成趣。
- 独坐殊未厌:我独自坐在这里,虽然没有感到厌倦。
- 孤斟讵能醒:独自倾酒,却难以清醒过来。
- 持竿至日暮:我持竿垂钓,直到日落。
- 幽咏欲谁听:幽幽吟唱,又有谁能倾听呢?
- 兹游苦不数:这次游玩并不算多。
- 再到遂经旬:已经过去十天。
- 萍盖污池净:浮萍覆盖了污泥,池水却变得干净。
- 藤笼老树新:藤蔓缠绕老树,焕发出新的生机。
- 林乌鸣讶客:树林里的乌鸦对客人感到惊讶。
- 岸竹长遮邻:岸边的竹子长得茂盛,遮住了邻居的视线。
- 子云只自守:子云(子贡)只顾自守。
- 奚事九衢尘:不必与世俗的尘嚣纠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诗人的心境。
- 拟人:如“林乌鸣讶客”,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命感。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闲游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批判,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后:象征洗净与新生。
- 柳花:象征柔美与春天。
- 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浮萍:象征浮躁的生活状态。
- 竹:象征坚韧与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柳花”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
诗人选择“独坐”的原因是什么?
A. 喜欢热闹
B. 渴望宁静
C. 寻找朋友
D. 忙于工作 -
“子云只自守”中的“子云”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子贡
C. 朱子
D. 孙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韩愈与王维的自然诗歌对比:韩愈更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淡泊,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