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董生行》

时间: 2025-01-26 00:55:38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

天子不闻名声。

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

日来征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

或山而樵,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

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

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

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

彷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嗟哉董生行》 —— 韩愈

淮水出桐柏,
山东驰遥遥。
千里不能休,
淝水出其侧,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
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
天子不闻名声。
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
日来征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
或山而樵,
或水而渔。
入厨具甘旨,
上堂问起居。
父母不戚戚,
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
孝且慈,人不识,
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时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
鸡来哺其儿。
啄啄庭中拾虫蚁,
哺之不食鸣声悲。
彷徨踯躅久不去,
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
谁将与俦?
时之人,
夫妻相虐,
兄弟为雠。
食君之禄,
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
嗟哉董生无与俦。

白话文翻译:

淮水从桐柏山流出,
向东奔流,遥遥千里,
却无法停下脚步;
淝水从它的旁边流出,
也无法汇入淮河,
尽管它只需百里。
寿州的安丰县,
在唐朝贞元年间有个董生,
隐居于此,行义而不求名。
刺史无法推荐他,
天子未曾听闻他的名声。
他的爵位和俸禄都无法及门,
门外只有官吏,
每日来征租和索要钱财。
可怜的董生,
早晨出门耕作,晚上回家读古书,
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有时上山砍柴,有时在水边捕鱼,
回到家中准备美味,
上堂问候家人的起居。
父母不愁苦,妻子不操心。
可怜的董生,
孝顺而慈爱,世人不识,
唯有天上的神明知道他,
他所生的祥瑞无时无刻不在。
家中有狗乳出求食,
小鸡来哺育它的儿。
啄啄在庭中拾虫蚁,
喂养小鸡却不愿鸣叫,声音悲哀。
彷徨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像翅膀一样来庇护,等待狗归。
可怜的董生,
谁能与他为友?
当今之人,
夫妻相互虐待,
兄弟之间成仇。
享受君主的俸禄,
却让父母愁苦。
也只独自何心,
可怜的董生无人相伴。

注释:

  • 淮水:指淮河,流经中国中部地区。
  • 桐柏:桐柏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 董生:指诗中的主人公,是隐士,追求道义。
  • 刺史:地方官员。
  • 爵禄:指封爵和俸禄。
  • 孝且慈:既孝顺又慈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文以气势磅礴、语言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的忽视,以及对追求道义的人的同情与钦佩。董生作为一个典型的隐士,虽然德行高尚,但却无人问津,诗人通过对他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歌鉴赏:

《嗟哉董生行》通过董生这一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董生的人生选择体现了对道德理想的坚持,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重压,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诗中描绘的董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孝顺父母,关心家庭,表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韩愈通过对董生的描述,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诗中提到“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对比董生的和睦家庭,显示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同时,诗中情感真挚,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家庭的和谐,增强了对董生不幸境遇的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虽以哀叹开篇,然而其内涵却蕴藏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韩愈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水出桐柏:描绘自然景观,表达生命的流动。
  2. 山东驰遥遥:说明淮水的奔流不息,象征人生的追求。
  3. 千里不能休:强调长途跋涉的艰辛,隐喻董生的奋斗。
  4. 寿州属县有安丰:引入董生的背景,地名具体化。
  5.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时间与人物的具体描述,为后文情感铺垫。
  6. 刺史不能荐:表明董生虽有才德,却未被重视。
  7. 天子不闻名声:强调社会对他人德行的忽视。
  8. 爵禄不及门:董生没有官职和俸禄,强调其贫困。
  9. 门外惟有吏:指官吏来征税,说明现实的苛刻。
  10. 嗟哉董生:感叹,引导读者进入董生的生活。
  11.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描绘董生的勤劳与学识追求。
  12. 尽日不得息:表达其劳累,体现隐士的艰辛。
  13. 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展示其生活的多样性。
  14. 入厨具甘旨:董生关心家庭,表现其贤良。
  15. 父母不戚戚:强调家庭和谐,反衬社会的冷漠。
  16. 妻子不咨咨:表现家庭的安宁。
  17. 惟有天翁知:表明董生的善行只有天知晓。
  18. 生祥下瑞无时期:象征其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19. 家有狗乳出求食:描绘自然生活的质朴与温情。
  20. 啄啄庭中拾虫蚁:自然的和谐景象,反映董生的家庭生活。
  21.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感叹董生孤独无依。
  22. 时之人,夫妻相虐:批判当时社会的道德败坏。
  23.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对比董生的清白与他人的自私。
  24.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总结董生的孤独,感慨其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不能休”,将董生的艰辛与自然景象结合。
  • 拟人:如“鸡来哺其儿”,赋予动物情感,突出家庭温情。
  • 对仗:如“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董生的形象,反映了对良知与理想的追求,批判社会对贤良之士的忽视,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痛。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对道德与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淮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不息。
  • 董生:理想人格的象征,隐士的高尚。
  • 狗与鸡:自然生活的和谐,反映家庭的温情。
  • 山与水:自然的多样性,象征人生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嗟哉董生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韩愈
    c) 杜甫
    d) 白居易

  2. 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位人物的生活? a) 杜甫
    b) 李白
    c) 董生
    d) 王维

  3. 诗中提到的“刺史”是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皇帝
    c) 隐士
    d) 农民

答案

  1. b) 韩愈
  2. c) 董生
  3. a) 地方官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岳阳楼记》——范仲淹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嗟哉董生行》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反映了隐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韩愈更强调社会对品德的忽视,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下一句是什么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上一句是什么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下一句是什么

寿州属县有安丰,上一句是什么

寿州属县有安丰,下一句是什么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上一句是什么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下一句是什么

刺史不能荐,上一句是什么

刺史不能荐,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不闻名声。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不闻名声。下一句是什么

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上一句是什么

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下一句是什么

日来征租更索钱。上一句是什么

日来征租更索钱。下一句是什么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上一句是什么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下一句是什么

尽日不得息。上一句是什么

淮水出桐柏,下一句是什么

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上一句是什么

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下一句是什么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上一句是什么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下一句是什么

寿州属县有安丰,上一句是什么

寿州属县有安丰,下一句是什么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上一句是什么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下一句是什么

刺史不能荐,上一句是什么

刺史不能荐,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不闻名声。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不闻名声。下一句是什么

爵禄不及门,上一句是什么

爵禄不及门,下一句是什么

门外惟有吏,上一句是什么

门外惟有吏,下一句是什么

日来征租更索钱。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