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师服》

时间: 2025-04-28 20:50:56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师服
作者:韩愈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白话文翻译

夏天的正午,阴云开始聚集,秋天的景象仿佛已悄然来临。蝉鸣声进入了客人的耳中,令人心生惊慌,无法久留。匆匆忙忙地准备了盘中的美食,不再等待酒的献酬。士人因为名利而受到束缚,就像鱼被钩住一样。带着木材去市场出售,价格高的总是难以出售。难道不怕因此而憔悴,因追求功名而不敢中途休息吗?努力耕耘自己的事业,以期望在岁末时获得丰收。

注释

  • 阴气:指阴云、阴天的气候。
  • 淅然:形容细雨淅淅沥沥的样子。
  • 献酬:指献酒和酬答的礼仪。
  • 士生:指读书人或有知识的人。
  • 名累:意指名利的束缚。
  • 赍材:携带木材。
  • 贵者恒难售:价格高的东西常常难以卖出。
  • 憔悴:形容因忧虑或劳累而面容憔悴。
  • 耘其业:比喻努力耕耘自己的事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以其散文和诗词闻名,强调文章应以内容为重,推崇古代的文学风格。韩愈在政治上也曾多次上书直言,屡次遭贬,但其作品却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

《送刘师服》写于韩愈与朋友刘师服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士人名利追求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地位的期待和名利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夏秋交替时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前四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织,蝉声的入耳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漂泊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不易。后四句则揭示了士人追求名利的困境,借用“鱼中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名利对人的束缚。诗末提到“耘其业”,强调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坚定信念,积极向上,才能在未来收获成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朋友的勉励。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夏半阴气始:交代时节,夏天已到一半,阴云开始显现,暗示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短暂。
  2. 淅然云景秋:描绘阴云下的景象,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给人一种即将失去的感觉。
  3. 蝉声入客耳:蝉鸣声打破宁静,让客人感到不安,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4. 惊起不可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5. 草草具盘馔:匆忙准备食物,表现出对待友情的随意与仓促。
  6. 不待酒献酬:酒的缺乏反映出对人情的冷漠。
  7. 士生为名累:士人因名利而受累,反映社会对士人名利观的批判。
  8. 有似鱼中钩:以鱼钩比喻士人被名利束缚,形象生动。
  9. 赍材入市卖:携带木材入市出售,象征着士人谋生的艰难。
  10. 贵者恒难售:表明高价商品难以出售,引申出士人追求名利的辛苦。
  11. 岂不畏憔悴:质问士人是否不怕因追名逐利而憔悴。
  12. 为功忌中休:士人因追求功名而不敢停歇,反映出社会对成功的苛刻要求。
  13. 勉哉耘其业:鼓励士人努力耕耘自己的事业。
  14. 以待岁晚收:期盼在岁末时获得丰收,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将士人比喻为被钩住的鱼,形象生动,体现了名利的束缚。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象征:蝉声、阴云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士人名利观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的反思与对努力耕耘的鼓励。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努力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阴云: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与不安。
  • 蝉声: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 盘馔:象征人情冷暖与交往的匆忙。
  • 鱼钩:象征名利对人的束缚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阴气”主要指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阴云、阴天的气候
    C. 秋天的凉意
    D. 春天的花香

  2. “士生为名累”中的“名”指的是什么? A. 名声
    B. 名利
    C. 名字
    D. 名称

  3. 诗中提到的“赍材入市卖”反映了什么? A. 士人的生活困境
    B. 市场的繁荣
    C. 朋友的支持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离愁。
  • 《赠花卿》 by 杜甫:对人生苦短与努力追求的思考。

诗词对比

韩愈的《送刘师服》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离别的惆怅,但韩愈更侧重于士人的名利困境,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友情的纯粹与人生的洒脱。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