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彭城》

时间: 2025-01-22 12:18:22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意思解释

归彭城

作者: 韩愈 〔唐代〕

原文展示: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白话文翻译:

天下的战争又再次爆发,太平的日子究竟何时才能到来?谁在进行政治谋划,难道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前年关中地区发生干旱,很多百姓因饥饿而死;去年东郡水灾,生灵涂炭,尸体漂浮。上天并不虚设应验,祸福皆有各自的随缘。我想要进谏短策,却无从到达朝廷。即使以我的肝做为纸,用血来写辞,所言上承尧舜,下引龙夔,言辞虽多激昂,却文字匮乏。读了一遍就已感到怪异,再仔细思索又自生疑虑。食用美味的芹菜虽然好,但献给皇帝却显得愚痴。把我的思绪封藏于骨髓之中,心中只有空虚的惊奇。昨天到京城,屡次陪伴高车奔驰,周围多是俊异之士,议论毫无瑕疵。受到的礼遇虽有不同,但却无法抛弃自己的毛皮。到嘴边的话不敢说,慢慢等待归来。战马之间的回归,惊恐得像羁绊的雌兽。连日沉默不语,整天见到彼此欺瞒。闲暇时便骑马游荡,茫茫前往空旷的池塘。遇到酒便酩酊大醉,君知我为了谁?

注释:

  • 訏谟:政治谋略、政策。
  • 彤墀:指朝廷,皇帝的朝堂。
  • 龙夔:传说中的神龙,象征治国平天下的明君。
  • 缄封:封闭、隐藏。
  • 毛皮:比喻内心的真实想法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清新、质朴的文风。他的诗歌、散文和论说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归彭城》写作于韩愈晚期,正值唐朝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不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我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归彭城》是一首充满悲愤与无奈的诗,表达了韩愈对当时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直白而有力,直接点明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令人心生忧虑。接下来的描写,犹如一幅悲惨的社会画卷,关中旱灾与东郡水灾,使人感受到百姓的苦难。韩愈在诗中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无力感与自我价值的困惑,尤其是“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用极为夸张的比喻,展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对政治无望的哀伤。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对自我命运的反思,透过诗人的情感,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能体味到人性的深邃。韩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让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何时才能恢复太平?
  2.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政治谋士是谁,难道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和责任?
  3.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前年关中干旱,很多百姓因此饿死。
  4.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去年东郡水灾,许多人死于洪水。
  5.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上天的安排并不虚妄,祸与福总是相随。
  6.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我想提出短期的建议,但无从到达朝廷。
  7.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我愿意以肝做纸,以血写字,表达我的忠诚与忧虑。
  8.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言辞中提到古代的明君尧舜与治国的龙夔。
  9.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言辞虽激昂,但文字却缺乏生动。
  10.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读了一遍便感到奇怪,再次思考又自生疑虑。
  11.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吃美味的芹菜虽好,但献给皇帝却显得愚蠢。
  12.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我的思绪被封藏在骨髓之中,心中充满空虚的惊奇。
  13.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昨天我到京城,多次陪伴高车驰骋。
  14.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周围的人都很优秀,议论也毫无瑕疵。
  15.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受到的礼遇虽然不同,但我无法抛弃自己的本色。
  16.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到嘴边的话不敢说,慢慢等待归来。
  17.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回归战马之间,惊恐得像被羁绊的雌兽。
  18.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连续几天沉默不语,整天见到彼此欺瞒。
  19.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闲暇时便骑马游荡,茫然前往空旷的池塘。
  20.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遇到酒便酩酊大醉,君知我为何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忠诚与热情比作“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夸张:通过极端的表述,强调政治无能与个人悲愤。
  • 排比:多次提到灾难与个人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对百姓困苦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愤懑。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自我反思,展现了韩愈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战争与动荡。
  • 旱、水:象征天灾,反映社会的苦难。
  • 龙夔:象征理想的治国者。
  • 肝、血:象征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愈在诗中提到的干旱和水灾分别发生在哪两年?

    • A. 前年与去年
    • B. 去年与前年
    • C. 同一年
    • D. 两个不同的年代
  2.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中的“肝”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忠诚
    • C. 书信
    • D. 情感
  3. 诗中提到的“彤墀”指的是什么?

    • A. 皇宫
    • B. 朝廷
    • C. 战场
    • D. 家庭

答案:

  1. A. 前年与去年
  2. B. 忠诚
  3. B. 朝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归彭城》:两者皆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前者更多聚焦于战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加强调政治的无能与个人的无力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下一句是什么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上一句是什么

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下一句是什么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上一句是什么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下一句是什么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上一句是什么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下一句是什么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上一句是什么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下一句是什么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上一句是什么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下一句是什么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上一句是什么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下一句是什么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上一句是什么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下一句是什么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上一句是什么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下一句是什么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上一句是什么

天下兵又动,下一句是什么

太平竟何时。上一句是什么

太平竟何时。下一句是什么

訏谟者谁子,上一句是什么

訏谟者谁子,下一句是什么

无乃失所宜。上一句是什么

无乃失所宜。下一句是什么

前年关中旱,上一句是什么

前年关中旱,下一句是什么

闾井多死饥。上一句是什么

闾井多死饥。下一句是什么

去岁东郡水,上一句是什么

去岁东郡水,下一句是什么

生民为流尸。上一句是什么

生民为流尸。下一句是什么

上天不虚应,上一句是什么

上天不虚应,下一句是什么

祸福各有随。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