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穗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白话文翻译:
一位身穿白布长衫、紫色领巾的闲人,尚未被差遣去做事情。麦苗已结出穗子,桑树上也长出了桑葚,他们都在田间欢庆社神的节日。
注释:
- 白布长衫:指一种简单的衣服,象征朴素和闲适。
- 紫领巾:紫色的领巾,可能象征着身份或气质。
- 差科:古代官府对下属的差遣或命令。
- 闲人:没有被赋予工作任务的人。
- 麦苗:指小麦的幼苗。
- 含穗:指麦苗长出了穗,表示丰收的预兆。
- 桑生葚:桑树上长出桑葚,通常与农田的丰收有关。
- 乐社神:指庆祝社神节,以感谢土地和丰收的神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游城南十六首》是韩愈在游历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注。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农田丰收的喜悦,体现了对自然和神明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农村的节日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社神的崇拜。开头两句以“白布长衫紫领巾”描绘了一个闲适的人物形象,他身着朴素却略显讲究的衣服,暗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诗中通过“差科未动”表明他并未被差遣,体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田野的丰收景象,“麦苗含穗”显示出小麦的成熟,而“桑生葚”则象征着多样的农业生产成果。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村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富饶和人们的欢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将闲适的个人生活与丰收的农村生活紧密结合,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之情。韩愈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和民生的关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节日的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布长衫紫领巾:描绘了一个穿着简朴但不失风雅的角色,可能暗示他是一位文人。
- 差科未动是闲人:强调这个人在农忙时节并未被召唤,显示他生活的悠闲。
- 麦苗含穗桑生葚:描绘了丰收的场景,表达自然的富饶。
- 共向田头乐社神:显示人们共同庆祝社神,体现了对自然和丰收的感恩。
修辞手法:
- 对偶:如“麦苗含穗,桑生葚”,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喜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和神明的崇敬,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布长衫:象征平和的生活态度。
- 麦苗、桑葚:象征丰收与富饶,体现农业的价值。
- 乐社神:体现对传统和自然神灵的尊重与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布长衫紫领巾”中的“紫领巾”象征什么? A. 身份地位
B. 颜色的美丽
C. 文化传承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乐社神”是指什么? A. 祭祀的神明
B. 农田的神灵
C. 自然的化身
答案:B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喜与庆祝
C. 失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田园乐》 王维
诗词对比:
- 韩愈的《游城南十六首》与王维的《田园诗》同样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韩愈更强调社神和人们的欢庆,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