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悼念周总理》
时间: 2025-02-04 13:2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悼念周总理
作者: 丁宁
匝地悲呼,都道是国摧梁栋。看举世纷纷朝野,斗山争拱。尽瘁孤衷天日鉴,匡时伟绩寰瀛颂。仰遗容恸极泪难禁,如泉涌。廉让操,人民诵,弥留语,人民痛。要遗踪永伴,山河一统。以此精诚弥六合,神州士气增英勇。显声威努力扫欃枪,金瓯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地上充满了悲呼,大家都说国家的栋梁已然摧毁。看看如今的世界,朝野纷乱,争斗如山岳相拱。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光明正大的业绩在四海之内歌颂。仰望着他的容颜,悲痛至极,泪水难以自禁,如泉水般涌出。清白的为人,人民口口相传,临终的话语,人民心中痛苦。希望他的遗志永远与我们同在,山河依旧统一。凭着这种忠诚,中华大地的士气会更加英勇。要彰显威名,努力消灭敌人,巩固我们的土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匝地: 整个大地,形容悲痛的状况遍布四方。
- 摧梁栋: 比喻国家的栋梁人物去世,意指国家受损。
- 尽瘁孤衷: 尽心尽力,孤独而真诚的心意。
- 弥留语: 临终前所说的话。
- 金瓯: 指稳固的国土,象征国家的完整。
典故解析:
“山河一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斗山争拱”描绘了朝野间的激烈斗争,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诗人,作品多以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为主题,风格激昂豪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总理去世之际,表达了对这位伟大领导人的哀悼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悲痛的情感与豪迈的语言展现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开篇即以“匝地悲呼”引入,展现了全国人民对总理骤然离世的巨大悲痛。紧接着,作者通过“看举世纷纷朝野,斗山争拱”的描绘,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暗示了总理的去世使国家失去了重要的领导力量。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与对仗,使得情感更加激荡。特别是“尽瘁孤衷天日鉴,匡时伟绩寰瀛颂”的描写,既表现了周总理的无私奉献,又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在情感的最高潮,诗人以“仰遗容恸极泪难禁,如泉涌”来表达对于周总理的怀念,泪水如泉水般涌出,显示出无尽的哀痛与怀念。最后,诗人寄望于周总理的遗志,希望能够继续激励国家的士气,捍卫中华的完整,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匝地悲呼: 到处都在悲呼,表现普遍哀伤。
- 都道是国摧梁栋: 大家都说国家的栋梁已摧毁,强调周总理的重要性。
- 看举世纷纷朝野,斗山争拱: 描绘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 尽瘁孤衷天日鉴: 形容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
- 仰遗容恸极泪难禁: 追念周总理的容颜,悲痛难忍。
- 要遗踪永伴,山河一统: 希望周总理的精神永存,国家团结。
- 以此精诚弥六合,神州士气增英勇: 通过忠诚团结,增强国家英雄气概。
- 显声威努力扫欃枪,金瓯巩: 希望能够消灭敌人,巩固国家的安定。
修辞手法:
- 对仗: “匝地悲呼”和“斗山争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 描述周总理伟绩的句子,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国家失去栋梁后的悲痛与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团结与奉献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悲呼: 代表众人的哀痛情绪。
- 梁栋: 象征国家的支柱与希望。
- 泉涌: 形象地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 金瓯: 象征国家的完整和安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匝地悲呼”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痛
C. 疲惫 -
“尽瘁孤衷”的意思是?
A. 尽心尽力
B. 一无所获
C. 不求回报 -
诗中提到的“金瓯”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国家完整
C. 个人荣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同样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对比:
- 比较丁宁的《满江红》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情感与愿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个体的怀念,后者则展现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 《丁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