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九》

时间: 2025-01-26 03:59:18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白话文翻译:

在桂花园中徘徊、流连,依靠在花丛旁边。
在桥上先请大家喝酒,然后在石头上开始弹琴。
蒲草虽然低矮,却依然抱紧节杆,竹子虽然短小,却还是有心。
最讨厌的是猿猴的叫声近在耳边,最令人怜惜的是那花径深幽。

注释:

  • 徘徊:徘徊,徘徊不前,流连于此。
  • 桂苑:桂花园,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
  • 劝酒:劝酒,表示社交和欢聚的氛围。
  • 跂石:站在石头上,表示弹琴或是琴声的开始。
  • 蒲低、竹短:形容植物的姿态,暗含坚韧之意。
  • 绝爱:讨厌或厌恶的情感。
  • 猿声:猿猴的叫声,多用来渲染孤寂的情景。
  • 花径:花的路径,象征着美好而又深远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桂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优雅的场所,而与酒、琴结合起来,则体现了古人重视文人雅集的生活情趣。同时,猿声的出现则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怨的氛围,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号季山,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优雅。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庾信游玩桂苑时所作,描绘了他在自然中游玩时的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游玩时的惬意与雅兴。首句“徘徊出桂苑”便设下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接着通过“下桥先劝酒”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表现出古人对聚会的重视。接下来的“跂石始调琴”更是将音乐与自然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诗人用“蒲低犹抱节”与“竹短未空心”来表达自然界的顽强与生机,暗示着生命的坚持与不屈。而最后两句则通过猿声与花径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孤独的感伤。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徘徊出桂苑:描绘诗人游走于桂花丛中,流连忘返。
  • 徙倚就花林:依靠在花丛之间,增添了自然的亲近感。
  • 下桥先劝酒:营造出一种欢聚的氛围,酒是朋友间的情感纽带。
  • 跂石始调琴:音乐的开始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 蒲低犹抱节:即使在艰难环境中,植物也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 竹短未空心:竹子虽短小却心中有志,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绝爱猿声近:猿声的出现打破了宁静,体现出诗人的烦恼与孤独。
  • 唯怜花径深:花径的深幽引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怜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植物的描写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人际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惆怅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苑:象征高雅和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社交、欢聚,象征友谊。
  • :音乐的象征,代表高雅的生活情趣。
  • 猿声:孤独的象征,带有一种哀愁的情感。
  • 花径:美好而深沉的象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桂苑”象征什么?

    • A. 高洁与优雅
    • B. 贫困与悲伤
    • C. 喧闹与繁华
  2. “跂石始调琴”中“调琴”指的是什么?

    • A. 听音乐
    • B. 弹琴
    • C. 跳舞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怜惜?

    • A. 猿声
    • B. 花径
    • C. 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 《静夜思》 by 李白: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但王维更侧重于静谧与隐逸,而庾信的诗则兼具欢聚与孤寂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