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五 为易均室题沧浪词境图》

时间: 2025-02-04 16:32:12

水佩风裳世外盟。

十年刻意忍伶俜。

画桡回指弯环路,银笛横飞缥缈声。

今古事,往来情。

不须扶病酒为名。

梦中何限云山好,万一荆关写不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佩风裳世外盟。十年刻意忍伶俜。
画桡回指弯环路,银笛横飞缥缈声。
今古事,往来情。不须扶病酒为名。
梦中何限云山好,万一荆关写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盟约,像水和风一样轻盈。经历了十年的孤独与坚持,忍耐着内心的寂寞。描绘着一幅画面,舟行水上,轻轻指向那弯曲的水路,悠扬的笛声在空中飘荡。古今的故事与情感交织,不必借酒浇愁。梦中境界无限美好,但若在荆关写作,恐怕难以成篇。

注释

  • 水佩风裳:比喻轻盈脱俗的衣着,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世外盟:指在世外桃源中的誓言或约定。
  • 十年刻意:经历了十年的刻意追求。
  • 伶俜:孤独、清冷的状态。
  • 画桡:划船的动作,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银笛:指一种乐器,象征着悠扬的音乐。
  • 缥缈声:形容声音轻柔飘渺。
  • 荆关:古代著名的关口,象征着阻碍或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大壮,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生,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鹧鸪天 其五》是乔大壮在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此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诗人借助诗篇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思。诗中开头提到“水佩风裳”,即描绘了一种轻松脱俗的生活状态,表明诗人向往脱离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向往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也是一种对浮华世界的反叛。

“十年刻意忍伶俜”一句,表达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坚持,十年如一日的沉淀,积累出内心的厚度和力量。接下来的“画桡回指弯环路”,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恬淡的生活情境,仿佛在水面上划船,指向那条弯曲的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多姿多彩。

“银笛横飞缥缈声”,悠扬的笛声也暗示着诗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最后几句则表现了对古今情感与故事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虽然现实中有荆关阻碍,但诗人依旧希望在梦中寻得那份美好。

整首诗的情感深邃,意境优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佩风裳世外盟:描绘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强调与世无争的盟约。
  2. 十年刻意忍伶俜:表达了长时间的坚持与忍耐,暗含内心的孤独。
  3. 画桡回指弯环路:生动描绘了划船的轻松情景,象征人生的旅程。
  4. 银笛横飞缥缈声:音乐的意象带来一种飘渺的感觉,象征美好与自由。
  5. 今古事,往来情:反映古今情感的交织与沉淀。
  6. 不须扶病酒为名:强调不需要借酒浇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7. 梦中何限云山好:梦中的世界无限美好,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8. 万一荆关写不成:对现实障碍的无奈,象征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佩风裳”比喻轻盈脱俗的生活。
  • 拟人:将音符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加诗的灵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借助自然景象与音乐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人生的旅途。
  • :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表达对生活的向往。
  • 银笛:象征艺术与美,代表内心的情感寄托。
  • 云山:象征理想与美好,代表追求的目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美感,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佩风裳”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繁华
    • B. 清新脱俗的境界
    • C. 追求财富
  2. “十年刻意忍伶俜”中“刻意”指的是什么?

    • A. 随意选择
    • B. 深思熟虑的追求
    • C. 无所谓的态度
  3. 荆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生活
    • B. 追求理想的困难
    • C. 友谊的纽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乔大壮的《鹧鸪天 其五》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理想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豪放与激情。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乔大壮的诗歌特色及其在古诗词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