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青阳驿 吕本中 〔宋代〕
灯火客帆尽,人烟村市幽。 晚风号古木,高岸束黄流。 物色淮山近,春光雾雨愁。 栖迟旧游地,来豁十年忧。
白话文翻译:
夜晚,客船上的灯火逐渐熄灭,村庄市集的炊烟也显得幽静。 晚风在古老的树木间呼啸,高高的岸边束缚着黄色的河流。 周围的景色让人感觉淮山近在咫尺,春天的光辉在雾雨中带来忧愁。 我停留在这曾经游玩过的地方,来释放十年的忧愁。
注释:
- 灯火客帆尽:指夜晚客船上的灯火逐渐熄灭。
- 人烟村市幽:形容村庄市集的炊烟和氛围显得幽静。
- 晚风号古木:晚风在古老的树木间呼啸。
- 高岸束黄流:高高的岸边束缚着黄色的河流。
- 物色淮山近:周围的景色让人感觉淮山近在咫尺。
- 春光雾雨愁:春天的光辉在雾雨中带来忧愁。
- 栖迟旧游地:停留在这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 来豁十年忧:来释放十年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宋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重要文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可能创作于吕本中晚年,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青阳驿过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旧游地的怀念和对十年忧愁的释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夜晚青阳驿的静谧景象。诗中,“灯火客帆尽”与“人烟村市幽”形成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晚风、古木、高岸、黄流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沧桑而又宁静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淮山和春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旧游地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吕本中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灯火客帆尽”:夜晚客船上的灯火逐渐熄灭,象征着夜晚的深沉和宁静。
- “人烟村市幽”:村庄市集的炊烟和氛围显得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乡村夜晚。
- “晚风号古木”:晚风在古老的树木间呼啸,增添了一种沧桑感。
- “高岸束黄流”:高高的岸边束缚着黄色的河流,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壮阔。
- “物色淮山近”:周围的景色让人感觉淮山近在咫尺,增强了空间的亲近感。
- “春光雾雨愁”:春天的光辉在雾雨中带来忧愁,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 “栖迟旧游地”:停留在这曾经游玩过的地方,表达了对旧游地的怀念。
- “来豁十年忧”:来释放十年的忧愁,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灯火客帆尽”与“人烟村市幽”形成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
- 拟人:“晚风号古木”中的“号”字赋予晚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高岸束黄流”中的“高岸”与“黄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青阳驿的描写,抒发了对旧游地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灯火:象征夜晚的宁静和深沉。
- 人烟:象征村庄的宁静和幽静。
- 晚风:象征沧桑和历史的沉淀。
- 古木:象征古老和历史的厚重。
- 高岸:象征壮阔和束缚。
- 黄流:象征河流的壮阔和流动。
- 淮山:象征亲近和空间的亲近感。
- 春光:象征希望和忧愁。
- 雾雨:象征忧愁和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灯火客帆尽”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客船上的灯火逐渐熄灭 B. 村庄市集的炊烟 C. 晚风在古老的树木间呼啸 D. 高高的岸边束缚着黄色的河流
-
诗中“春光雾雨愁”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忧愁 C. 宁静 D. 壮阔
-
诗中“栖迟旧游地”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地方的怀念? A. 青阳驿 B. 淮山 C. 高岸 D. 黄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吕本中《宿青阳驿》: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与吕本中《宿青阳驿》: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吕本中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