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

时间: 2025-02-04 16:14:35

谩遣儿童扫雪开,却穿篱落看春回。

溪山冷落泥三尺,故旧飘零酒一杯。

止买芒鞋供踏雪,更携藜杖与寻梅。

玉川纵老生涯在,时有邻僧送米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 吕本中 〔宋代〕

谩遣儿童扫雪开,却穿篱落看春回。 溪山冷落泥三尺,故旧飘零酒一杯。 止买芒鞋供踏雪,更携藜杖与寻梅。 玉川纵老生涯在,时有邻僧送米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随意地让孩子们扫开积雪,穿过篱笆缝隙去迎接春天的归来。溪边的山峦显得冷清,泥泞深达三尺,老朋友们四处漂泊,我只能独自饮酒。我只买了草鞋准备踏雪,还带着藜杖去寻找梅花。即使像玉川子那样年老,我的生活依然继续,时常有邻居的僧人送米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谩遣:随意地让。
  • 篱落:篱笆。
  • 泥三尺:形容泥泞很深。
  • 故旧:老朋友。
  • 芒鞋:草鞋。
  • 藜杖:用藜茎制作的拐杖。
  • 玉川:指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此处作者自比。

典故解析:

  • 玉川纵老生涯在:引用卢仝的典故,表达即使年老,生活依然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南宋初年著名诗人,与陈与义、曾几并称“南宋诗派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末春初的时节,通过扫雪、寻梅等活动,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末春初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扫雪、寻梅等具体活动,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谩遣儿童扫雪开”一句,轻松随意,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溪山冷落泥三尺”与“故旧飘零酒一杯”形成对比,既描绘了冬日的冷清,又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自得其乐。最后两句“玉川纵老生涯在,时有邻僧送米来”,以卢仝自比,表达了对生活的坚持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谩遣儿童扫雪开:随意地让孩子们扫开积雪,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2. 却穿篱落看春回:穿过篱笆缝隙去观察春天的归来。
  3. 溪山冷落泥三尺:溪边的山峦显得冷清,泥泞深达三尺。
  4. 故旧飘零酒一杯:老朋友们四处漂泊,我只能独自饮酒。
  5. 止买芒鞋供踏雪:只买了草鞋准备踏雪。
  6. 更携藜杖与寻梅:还带着藜杖去寻找梅花。
  7. 玉川纵老生涯在:即使像玉川子那样年老,我的生活依然继续。
  8. 时有邻僧送米来:时常有邻居的僧人送米来。

修辞手法:

  • 对比:“溪山冷落泥三尺”与“故旧飘零酒一杯”形成对比,突出了冬日的冷清和作者的孤独。
  • 自比:“玉川纵老生涯在”以卢仝自比,表达了对生活的坚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扫雪、寻梅等活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体现了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冬日的寒冷和纯净。
  • 春:象征生机和希望。
  • 溪山:象征自然和宁静。
  • 泥:象征冬日的泥泞和艰难。
  • 酒:象征孤独和自得其乐。
  • 梅:象征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谩遣儿童扫雪开”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懒散 B. 随意 C. 认真 D. 急切
  2. “玉川纵老生涯在”中的“玉川”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卢仝 D. 王维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冬日的泥泞和艰难? A. 雪 B. 春 C. 泥 D. 梅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吕本中《探春》: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吕本中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吕本中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