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时间: 2025-01-11 14:51: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影
作者:冯煦 〔清代〕
罗衣乍索。有暮愁几许,常负游历。一舸来时,云叶吹凉,湖阴自起渔笛。香红不断微波远,但望极江南江北。早片蓑约去菭矶,更压冷烟荒碧。犹记菰浦倦梦,暝香澹似雨,飞上词笔。却怨西风,十载飘零,此意浑如残菂。何时一问鸥边路,怕落尽渐成秋色。恁朗吟夜壑归来,忍说那人消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夕阳西下时的忧愁与思念。诗人在湖边,衣袂飘动,感受到暮色的愁绪,常常遗憾自己未能游历更多的风光。一只小船驶来,凉风袭面,湖边的渔笛声响起,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受。波光粼粼中,江南江北的景色尽收眼底。早晨时分,穿着蓑衣的渔夫在菭矶(指水边的芦苇荡)划着船,远处的烟雾缭绕,景色显得荒凉而苍翠。诗人回忆起在菰浦的倦梦,夜晚的香气如同细雨般轻柔,仿佛要飞入他的词笔中。然而,诗人怨恨着西风,十年的漂泊让他心如残菂,感慨万千。什么时候能够在海鸥边询问旧路,怕是已经落尽,渐渐成了秋色。即使朗声吟唱归来,也不忍提起那个人的消息。
注释
- 罗衣:指轻薄的衣服,常用以形容飘逸的感觉。
- 乍索:突然地、刚刚。
- 暮愁:傍晚时分的忧愁。
- 游历:游玩和旅行的经历。
- 菭矶:水边的芦苇荡。
- 菰浦:生长有菰(野生水草)的地方。
- 倦梦:疲倦的梦,指的是对往事的回忆。
- 西风: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清代,那个时代诗人们常常在游历中感受生活的苦乐,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罗衣乍索”便营造了一个轻盈却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这种情感深化。诗中描绘了湖边的渔船、凉风、渔笛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香红不断微波远,但望极江南江北”一句,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宽广与诗人心中的渴望,寓意着他对游历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追求。接下来“犹记菰浦倦梦”,则是诗人对往日的追忆,那些美好而又遥远的时光如同梦境般缥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却怨西风,十载飘零”中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人生的漂泊与无常,情绪愈加沉重。结尾的“忍说那人消息”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顶点,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衣乍索:轻薄衣物在风中飘动,隐喻诗人心情的飘忽。
- 有暮愁几许:表达了诗人对暮色的感慨与忧愁。
- 常负游历:对比游历的丰富与内心的空虚,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
- 一舸来时:描写小船的到来,增添了动态美。
- 云叶吹凉:自然景象的描写,带出凉爽的感觉。
- 湖阴自起渔笛:渔笛声带来宁静的同时,也勾起了诗人的思绪。
- 香红不断微波远:水面波光的美丽,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 早片蓑约去菭矶:渔夫的生活场景,传达了一种田园诗意。
- 更压冷烟荒碧:描绘出一种荒凉的美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犹记菰浦倦梦:追忆往昔,表达对过去的留恋。
- 暝香澹似雨:夜晚的香气轻柔如雨,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飞上词笔:情感涌动,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却怨西风:西风象征着离别与时光流逝。
- 十载飘零:十年的漂泊,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
- 此意浑如残菂:感情的脆弱与无力,如同残存的菂(树木的枯枝)。
- 何时一问鸥边路:渴望与自然对话,回归往昔。
- 怕落尽渐成秋色:对时间流逝的恐惧,象征着失去与孤独。
- 恁朗吟夜壑归来:即使吟唱归来,仍旧感到无奈。
- 忍说那人消息:内心的痛苦与思念,难以启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残菂”,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闷。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怨恨的情绪,增强了环境的情感色彩。
- 对仗:如“江南江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衣:象征轻盈与自由,但也孤独。
- 暮愁:代表着失落和逝去的美好。
- 渔笛:象征生活的宁静与田园风光。
- 香红微波:寓意着美好的事物,也暗含着逝去的流光。
- 菰浦倦梦:回忆与希望交织的意象,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罗衣乍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激动
D. 平静 -
“何时一问鸥边路”中,鸥边路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路
B. 漂泊的路
C. 渔船的路
D. 梦中的路 -
诗中“却怨西风”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时光的珍贵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无常
D. 友谊的长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冯煦《疏影》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往昔的思念,但冯煦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冯煦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