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蒙山茶为汉僧吴理真手植》
时间: 2025-01-10 22:4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芽翠滴。是汉代高僧,挈自西域。夏禹旧山,青染川南天色。仲春渐渐枪旗,日照一团仙碧。灵气孕莲花半空,万古苍石。生株细数凡七。过四月黄梅,香嫩堪摘。历尽岁年无算,短柯盈尺。祖洲当采神芝,叶叶远传京国。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
白话文翻译
露珠滴落在嫩绿的茶芽上。这是汉代高僧从西域带来的茶树。夏禹时期的旧山,青翠的山色染遍了川南的天空。春天仲春时节,旗帜渐渐飘扬,阳光照耀着一片仙境般的碧绿。灵气在空中孕育着莲花,万古的苍石静静矗立。茶树的生长细数不过七株。四月之后黄梅时节,香嫩的茶叶令人想要摘取。经历了无数岁月,这些茶树的枝干虽短却十分茂盛。祖国的山川采集着神奇的灵芝,叶片远远传往京城。可如今的风味已经减损,茶叶变得碎裂,只能用作包裹货物的填充。
注释
- 露芽:指的是茶树的新芽,露水滴落在上面。
- 汉代高僧:指的是在汉代的高僧,可能借指某位著名的僧人。
- 挈自西域:指将茶树从西域带到中国。
- 仲春:农历二月,春季的中间。
- 枪旗:可能指的是春天时飘扬的旗帜,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灵气孕莲花半空:形象地描绘了茶树的灵气和生长,似乎在空中孕育着生命。
- 神芝:传说中的灵芝,象征着长生不老的药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以其山水画和诗词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中通过茶树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茶树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以“露芽翠滴”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早春茶树的新芽,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通过汉代高僧从西域带来的茶树,展现了茶文化的起源和历史,体现出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
诗中提到的“仲春渐渐枪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希望的到来。紧接着,诗人通过“灵气孕莲花半空”这一意象,抒发了对茶树生长过程中所蕴含的灵气和生命力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境。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茶树岁月的追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短短的茶树枝干,承载了无数的历史和岁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诗人以“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收尾,既是对茶叶品质的叹息,也是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隐忧,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芽翠滴:描绘了露水滴落在新茶芽上,营造出清新的春意。
- 是汉代高僧,挈自西域:说明这片茶树的来源,提及历史。
- 夏禹旧山,青染川南天色:引入自然背景,山水相映成趣。
- 仲春渐渐枪旗:暗示春天来临,生机勃勃的景象。
- 日照一团仙碧:活灵活现地描绘阳光下的清新景象。
- 灵气孕莲花半空:用比喻手法,表达自然的灵气。
- 万古苍石:象征着大自然的恒久和不变。
- 生株细数凡七:回忆茶树的成长,表现其稀少珍贵。
- 过四月黄梅,香嫩堪摘:描绘了茶树的丰收季节。
- 历尽岁年无算,短柯盈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茶树的生命力。
- 祖洲当采神芝: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叶叶远传京国:表现茶叶的传播与文化交流。
- 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对传统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气孕莲花半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灵气变得具体。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传统文化的反思,充满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芽: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清新的气息。
- 汉僧: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厚重。
- 灵气: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
- 神芝:象征着文化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代高僧”是指什么?
- A. 一位茶农
- B. 一位高僧
- C. 一位书法家
-
“仲春渐渐枪旗”中的“枪旗”象征什么?
- A. 旗帜的飘扬
- B. 战争的征兆
- C. 自然的变化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现代社会的欣慰
- B. 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诗相比,均表现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而本诗则侧重于对茶文化的反思与赞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 《赵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