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历六月上旬梦芙生辰作 其一
黉舍逢生日,桑乡过半年。
音书来户外,涕泪落樽前。
薤粥情堪悯,诗书味可怜。
寄言休怅望,家在夕阳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学校过生日的思绪,与乡土的情感交织。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接收到来自家乡的音信,难免潸然泪下。虽有薤粥之情,诗书之味,但也让人倍感惋惜。最后,诗人寄语自己不必过于向往,家乡就在夕阳西下的地方。
注释
- 黉舍:指学校,古代读书的地方。
- 桑乡:桑树生长的地方,借指故乡。
- 音书:音信,指消息。
- 涕泪:眼泪,常用于表达悲伤或感动。
- 薤粥:以薤白(韭菜的一种)煮的粥,象征着简单的生活。
- 寄言:寄托的言语,指诗人的劝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凤梧,近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故乡、家人的思念,表达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旧历六月,正值作者回忆故乡与亲人之际。诗中表现了作者在学习生活中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学校过生日时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以“黉舍逢生日”引入,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而“桑乡过半年”则透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音信和泪水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显示了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
“薤粥情堪悯”一联,虽然提到简单的食物,却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暗示了家乡的朴素和温情。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家乡的眷恋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身处异乡的学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一句“家在夕阳边”,既是对故乡的归属感的表达,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夕阳余晖的温暖感受,寓意着虽然身处他乡,但心灵依旧与故乡紧密相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黉舍逢生日:在学校过生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场景。
- 桑乡过半年:暗示时间流逝,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加深刻。
- 音书来户外:收到了来自家乡的消息,情感被激发。
- 涕泪落樽前:因思乡而落泪,表现了强烈的情感。
- 薤粥情堪悯:即使有简单的食物,也感到生活的艰辛。
- 诗书味可怜:诗书虽美,却因离乡而感到孤独。
- 寄言休怅望:劝自己不要过于追念往昔。
- 家在夕阳边:寄托着对家乡的向往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对比了学校生活的简单与故乡情感的丰厚;夕阳象征着温暖的归属感和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日:个人成长与时间流逝的象征。
- 桑乡:故乡情感的代表,蕴含着温暖与亲情。
- 音书:信息的传递,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涕泪:情感的流露,表现了思乡的痛苦与无奈。
- 薤粥:简单的生活,象征着朴素与真实的情感。
- 夕阳:象征着归属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地方过生日?
- A. 家乡
- B. 学校
- C. 朋友家
- D. 酒店
-
诗中提到的“薤粥”象征着什么?
- A. 富裕
- B. 朴素
- C. 享受
- D. 热闹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思念
- C. 愉悦
- D. 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凤梧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刘的情感更为细腻,表现出身处异乡的孤独,而李则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