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南游》

时间: 2025-01-26 23:38:20

长路应难问,君行况及秋。

不知葭菼外,何处泊孤舟?

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

可怜南去雁,并作客中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人南游
作者:汪琬

长路应难问,君行况及秋。
不知葭菼外,何处泊孤舟?
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
可怜南去雁,并作客中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长途的路途应该很难询问,况且你此行正值秋天。我不知道在芦苇荡外,哪里才能停泊那孤独的船只?远处山屿与云朵相连,残留的潮水在月光下荡漾流动。可怜那南飞的大雁,和我一样在异乡感到忧愁。

注释

  • 长路:指漫长的旅途。
  • 难问:难以询问,表示对旅途艰难的感慨。
  • 君行:指“你”的旅程,君为古代对人的尊称。
  • 葭菼:指芦苇和水草,常用来形容水边的景象。
  • :停泊,停靠。
  • 孤舟:孤独的船只,象征旅行者的孤单。
  • 远屿:远处的小岛。
  • 残潮:退去的潮水。
  • 月流:月光照射下的水流,意象美丽而又凄凉。
  • 可怜:令人怜惜。
  • 南去雁:南飞的大雁,象征远行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琬(约1560—1626),字子芳,号松雪,明代诗人,生于浙江。汪琬曾任职于地方官,性情清雅,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其作品多关注自然和人情,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送人南游》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乡背井之苦。作者通过对友人南行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离别的惋惜,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旅途艰辛和孤独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送人南游》是一首抒发离别愁情的诗作,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日旅途的画面。开头两句“长路应难问,君行况及秋”,用简洁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旅途艰辛的揣测,秋天的时节更增加了离愁的味道。接下来的两句“不知葭菼外,何处泊孤舟”,则传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孤舟停泊无处,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后两句“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描绘出一种优美而又萧瑟的自然景象,远处的山屿与云朵相连,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气氛。而“可怜南去雁,并作客中愁”则将情感升华,南飞的大雁与作者的心情相映成趣,既是对友人的惋惜,也是对自身身世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愁。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对离别的感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路应难问:暗示旅途遥远且艰辛。
  2. 君行况及秋:提到秋天,增加离别的沉重感。
  3. 不知葭菼外:表示对未来的无知与不安。
  4. 何处泊孤舟:孤舟象征孤独的旅者,表达对归宿的渴望。
  5. 远屿连云起:描绘远处山屿的景象,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神秘。
  6. 残潮漾月流:月光下的波流,意境美而带有忧伤。
  7. 可怜南去雁:南飞大雁与旅者心情相呼应,增添了离愁的色彩。
  8. 并作客中愁:与客中孤独的情感相连,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孤舟、南去雁等,象征孤独和离愁。
  • 拟人:月流中“残潮”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远屿连云起,残潮漾月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通过描绘秋日旅途的艰辛和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旅途孤独与不安的感悟,展现了深沉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路:象征艰难的旅途,隐喻人生的曲折。
  • 孤舟:代表孤独的旅者,体现对归宿的渴望。
  • 远屿:象征遥远的目标和理想。
  • 月流:月光下的波流,带有诗意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路”指的是什么?

    • A. 短途旅行
    • B. 漫长的旅途
    • C. 室内散步
    • D. 乡间小路
  2. “可怜南去雁”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

    • A. 可爱
    • B. 令人心疼
    • C. 令人高兴
    • D. 不值得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1.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旅途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前路的期待与希望。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现了送别的情感,风格上更为豪放。

通过对这两首诗作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的离别情感,前者充满希望,而《送人南游》则更显忧伤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