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5-01-26 03:10:02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的空山之中,我登上高处感慨岁月的流逝。 寒霜中的风吹动着红色的叶子,晴朗的日子里黄色的花朵显得杂乱无章。 连绵的雨水让新开辟的小径变得泥泞,荒凉的林中充满了杂乱的鸟鸣。 多年来频繁地躲避战乱,我憔悴地寄居在农家。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空山:指人迹罕至的山中。
  • 岁华:指岁月的流逝。
  • 绛叶:红色的叶子,指秋叶。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积雨:连绵的雨水。
  • 饶:使...增多。
  • 乱雅:杂乱的鸟鸣。
  • 避地:躲避战乱。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疾病而瘦弱、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诗人多次避难,诗中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空山,感慨岁月流逝,同时反映了战乱频发下的生活状态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张嵲的《九日》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战乱生活的无奈。诗中“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一句,既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又隐喻了时局的混乱和内心的纷乱。“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杂乱来象征社会的动荡和内心的不安。最后两句“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频繁迁徙,生活困顿的现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诗人选择在重阳节登高,感受岁月的流逝,空山之中更显孤寂。
  • 次句“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通过描绘秋日的霜风和黄花的杂乱,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内心的纷乱感受。
  • 第三句“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连绵的雨水和荒林中的杂乱鸟鸣,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杂乱和不安氛围。
  • 末句“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直接抒发了诗人因战乱而频繁迁徙,生活困顿的现实,表达了深切的无奈和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风翻绛叶”中的“翻”字,比喻霜风使叶子翻动,形象生动。
  • 拟人:如“晴日乱黄花”中的“乱”字,赋予黄花以人的情感,表达了杂乱无章的状态。
  • 对仗:如“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中的“霜风”对“晴日”,“翻”对“乱”,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战乱生活的无奈,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孤寂和远离尘嚣。
  • 绛叶:象征秋天的到来和岁月的流逝。
  • 黄花:象征重阳节的习俗和时局的混乱。
  • 积雨:象征连绵不断的困难和挑战。
  • 荒林:象征社会的动荡和内心的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2. “霜风翻绛叶”中的“绛叶”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叶子 B. 红色的叶子 C. 黄色的叶子 D. 紫色的叶子

  3. 诗中的“憔悴客田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富裕的生活 B. 安逸的生活 C. 困顿的生活 D. 忙碌的生活

答案:

  1. B. 重阳节
  2. B. 红色的叶子
  3. C. 困顿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是写重阳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张嵲的《九日》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比,前者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张嵲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