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 萍婆果连岁秋花》
时间: 2025-01-27 05:1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圣乐 萍婆果连岁秋花
作者: 苏穆 〔清代〕
飒飒西风,怯红愁绿,作成憔悴。
念几番春去春来,万种柔情,都付一天香绮。
绕遍画阑还凝望,问前度幽怀何处寄。
家山畔剩深浅艳痕,伴人残醉。
天涯断肠别泪。奈疏雨黄昏难独避。
料明朝洗尽,燕支只有,霞光姝丽。
跨鹤纵回神仙驾,也难遣重开花并蒂。
文窗掩,但罗袖清寒相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思念。西风呼啸,红花和绿叶都显得憔悴不堪。回想几度春去春来,那无数柔情都化作今天的香气。绕着画栏凝望,问那往日的幽情寄托在何处。故乡的山水只剩下深浅的痕迹,伴随着人们的醉意。天涯相隔,离别的泪水难以自已。即使稀疏的细雨在黄昏中难以独自避开。想必明天洗尽愁绪,燕子归来时,霞光依旧美丽。即便乘鹤飞回神仙的驾驭,也难以再次绽放双并蒂的花。窗帘轻掩,只有轻盈的衣袖在寒风中依偎。
注释
- 飒飒:形容风声,轻快的声音。
- 怯:害怕、畏惧。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疾病而变得消瘦或衰弱。
- 幽怀:隐秘的情感或思念。
- 艳痕:花的颜色或痕迹。
- 燕支:燕子,代表春天的归来。
- 霞光:晚霞的光辉。
- 并蒂:指两朵花长在同一枝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主,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背景,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离别与思念的季节,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而忧怨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飒飒西风,怯红愁绿”,通过风声与秋色的对比,渲染了一种愁苦的氛围。接着“念几番春去春来,万种柔情,都付一天香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柔情的追忆。这种感情的流转,形成了一种时空的交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渴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以“家山畔剩深浅艳痕”来描绘故乡的美好,却又伴随着“残醉”的情感,使得对家乡的思念更显得深沉。而“天涯断肠别泪”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细雨与黄昏的意象交织,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
最后,诗人以“跨鹤纵回神仙驾”收尾,既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是对现实无法重现过去美好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飒飒西风,怯红愁绿,作成憔悴:西风呼啸,红花和绿叶在风中显得无精打采。
- 念几番春去春来,万种柔情,都付一天香绮:回忆春天的来去,那些柔情都化作今日的香气。
- 绕遍画阑还凝望,问前度幽怀何处寄:在画栏前徘徊,凝视远方,思念寄托何处?
- 家山畔剩深浅艳痕,伴人残醉:故乡的山水只剩下淡淡的痕迹,伴随着我的醉意。
- 天涯断肠别泪:远隔天涯,离别的痛苦如同断肠之痛。
- 奈疏雨黄昏难独避:细雨纷飞,黄昏时分,难以独自避开。
- 料明朝洗尽,燕支只有,霞光姝丽:想必明天洗去忧愁,燕子归来,霞光依旧美丽。
- 跨鹤纵回神仙驾,也难遣重开花并蒂:即使乘鹤飞回神仙的境界,也难以再次绽放双并蒂的花。
- 文窗掩,但罗袖清寒相倚:窗帘轻掩,只有轻盈的衣袖在寒风中依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涯断肠别泪”,比喻离别的痛楚。
- 拟人:春花秋月似有情,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深浅艳痕”与“残醉”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愁与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来凄凉。
- 红花与绿叶: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和秋天的衰退形成对比。
- 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与希望。
- 霞光:代表美好的未来与希望,尽管现实却是悲凉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飒飒西风”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凄凉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
“家山畔剩深浅艳痕”中“艳痕”指的是什么? A. 花的颜色
B. 人的笑容
C. 记忆的痕迹
D. 情感的表达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展开? A. 欢乐
B. 思念与离愁
C. 争斗与胜利
D. 友谊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女性对往昔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离愁,但更为豪放,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孤独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苏穆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