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暑雨遂如深秋 张嵲 〔宋代〕 炎蒸成积雨,异候无寒暑。 睡觉无余声,清灯翳复吐。 长年遭丧乱,万事其谁语。 愒日阅流年,茫然忘去取。 谅无经世心,还山艺禾黍。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天气积聚成连绵的雨水,气候变得异常,没有了明显的寒暑之分。 醒来时四周寂静无声,清亮的灯光忽明忽暗。 长时间经历战乱,心中的苦闷无人可诉。 虚度光阴,对过去和未来都感到迷茫,忘记了选择和取舍。 我已无心参与世事,只想回归山林,耕种庄稼。
注释:
- 炎蒸:形容天气炎热。
-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水。
- 异候:异常的气候。
- 清灯翳复吐:形容灯光忽明忽暗。
- 愒日:虚度光阴。
- 茫然忘去取:对未来感到迷茫,忘记了选择和取舍。
- 经世心:参与世事的心思。
- 还山艺禾黍:回归山林,耕种庄稼。
诗词背景: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战乱和个人遭遇。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于世事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炎热的天气和连绵的雨水,描绘了一个气候异常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迷茫。诗中“长年遭丧乱,万事其谁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两句“谅无经世心,还山艺禾黍”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纷争,回归自然。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心境。
诗词解析:
- 首句“炎蒸成积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气候的异常和作者内心的不安。
- “异候无寒暑”进一步强调了气候的异常,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生活的无常。
- “睡觉无余声,清灯翳复吐”通过环境的寂静和灯光的忽明忽暗,营造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氛围。
- “长年遭丧乱,万事其谁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孤独和无助。
- “愒日阅流年,茫然忘去取”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遗忘。
- “谅无经世心,还山艺禾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纷争,回归自然。
意象分析:
- 炎蒸、积雨:描绘了气候的异常,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安。
- 清灯翳复吐:通过灯光的忽明忽暗,营造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氛围。
- 还山艺禾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纷争,回归自然。
互动学习:
-
诗中“炎蒸成积雨”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炎热的天气 B. 连绵的雨水 C. 气候的异常 D. 孤独的氛围 答案:C
-
诗中“长年遭丧乱,万事其谁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迷茫 C. 无助 D. 向往 答案:C
-
诗中“谅无经世心,还山艺禾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参与世事 B. 回归山林 C. 耕种庄稼 D. 远离纷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生活感受。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暑雨遂如深秋》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乱中的生活感受,但张嵲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