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中父 其一》

时间: 2025-01-24 00:46:24

天入南郊白,云连朔野昏。

弼臣开盛府,殇虏哭新魂。

闻道通轺传,何当拜寝园。

荒寒岁将晚,愁绝更堪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入南郊白,云连朔野昏。
弼臣开盛府,殇虏哭新魂。
闻道通轺传,何当拜寝园。
荒寒岁将晚,愁绝更堪言。

白话文翻译:

天空已进入南郊,显得苍白;云层笼罩着北方的荒野,显得昏暗。
辅佐君主的臣子正在开设盛大的府邸,哀悼死去的敌人,哭泣着新冤魂。
听说有通报的车马传来,不知何时才能去拜访皇帝的寝园。
荒凉而寒冷的岁末将至,愁苦的心情更是无从言说。

注释:

  • 天入:指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黄昏时分。
  • 南郊:指南方的郊外,古时常指祭祀之地。
  • 弼臣:辅佐君主的臣子,指有权势的官员。
  • 盛府:指大官的府邸。
  • 殇虏:死去的敌人,这里指代战死的敌军。
  • 寝园:指皇帝的寝殿或墓地。
  • 荒寒:指荒凉而寒冷的气候环境。

典故解析:

"弼臣开盛府"常用以描绘大臣权势的象征。"殇虏哭新魂"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惟明,号东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关注国家命运、个人情怀而著称。他的诗风深沉而多情,常带有抒情性和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繁之际。诗人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亡灵的哀悼。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亡灵的哀思。开篇“天入南郊白”,描绘了一个苍白的天空,暗示着时局的严峻与压抑;接着用“云连朔野昏”进一步渲染了气氛的沉重。紧随其后,诗人提及辅佐君主的臣子正在开设盛大的府邸,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奢靡与腐败;而“殇虏哭新魂”则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敌兵的死亡不仅是对士兵本人的悲痛,也反映了对家庭、社会的巨大影响。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荒寒岁将晚”的意象,更是将诗人的忧愁与孤独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入南郊白:天色渐变,白色的光线洒落南郊,暗示黄昏的来临。
  2. 云连朔野昏:云层低垂,笼罩着北方的荒野,带来一种阴沉的氛围。
  3. 弼臣开盛府:大臣们在开设豪华的府邸,表现出权贵的奢侈。
  4. 殇虏哭新魂:为死去的敌人哀悼,表达对战争的痛苦与无奈。
  5. 闻道通轺传:听说有传递消息的车马,暗示着对政事的关注。
  6. 何当拜寝园:心中渴望能去拜访皇帝的寝园,表现出对国家的牵挂。
  7. 荒寒岁将晚:岁末将至,天气萧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
  8. 愁绝更堪言:心中的愁苦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的压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与人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对仗:如"弼臣开盛府"与"殇虏哭新魂",体现了对比与衬托的效果。
  • 意象:如“荒寒”、“昏暗”等意象,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政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亡魂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命运。
  • :象征忧愁与压抑的情感。
  • 南郊:代表祭祀与对故人的怀念。
  • 盛府:象征权力与奢华。
  • 殇虏:象征战争的悲剧与无辜。
  • 荒寒:象征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入南郊白”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 A. 正午
    • B. 黄昏
    • C. 凌晨
  2. “弼臣开盛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战争的惨烈
    • B. 权臣的奢华
    • C. 乡村的宁静
  3. 诗中提到的“殇虏”是指什么?

    • A. 失去亲人的人
    • B. 战死的敌人
    • C. 受伤的士兵

答案:

  1. B. 黄昏
  2. B. 权臣的奢华
  3. B. 战死的敌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悲痛与社会现状的描绘。
  • 李白《将进酒》:虽然也是关注国家,但更强调个人情怀与豪放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