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厚栽竹》

时间: 2025-04-29 10:05:14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须辰日斸,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意思解释

和师厚栽竹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须辰日斸,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白话文翻译:

在城市中隐居的大隐士,这位朋友真是我的志同道合之人。竹子的根须在阳光下被剪断,竹笋却要重新生长。龙飞向葛陂远去,凤凰在阿阁上鸣叫。荒草覆盖了三条小径,岁末时节让我更加珍惜这份交情。

注释:

  • 大隐:隐居的人,通常指有高洁志向的人。
  • 真友生:真挚的朋友。
  • 根须辰日斸:根须在日光下被斩断,暗指竹子被剪。
  • 笋要上番成:竹笋需要重新成长,暗示新的生命。
  • 龙化葛陂去:龙飞走了,葛陂是地名,象征远去的朋友。
  • 凤吹阿阁鸣:凤凰鸣叫,阿阁是高楼,象征高雅的生活。
  • 草荒三径断:小径被荒草覆盖,象征世事的变迁。
  • 岁晚见交情:年末时分,更加体现出友情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善于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黄庭坚与友人相聚之际写成,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及的竹子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暗示了坚韧与生长的精神。

诗歌鉴赏:

《和师厚栽竹》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自然和谐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象征着生命的不断延续和变化。诗中提到的“大隐在城市”一语,隐含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真友生”则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竹子根须被斩断后,新的竹笋又要重新生长,象征着在生活的挫折与变迁中,友谊与人生的希望总会重燃。

在诗的后半部分,龙与凤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理想。草荒三径断的描绘,虽有萧瑟之感,却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友情在时光中的珍贵。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开头就强调了隐士的状态和朋友的真实感情,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根须辰日斸,笋要上番成:描绘竹子的生长,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3. 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通过神话中的龙凤,表现出对理想与高尚生活的向往。
  4.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结尾以草荒的景象,反映时间的流逝与珍贵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生长比作人生的希望,隐喻着友谊的坚固。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竹子、龙、凤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生命与友情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厚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不屈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 龙凤:代表高洁与理想,象征友人的高尚品质。
  • 草荒小径: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反映出作者对友情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隐”指的是: A. 隐士
    B. 城市的隐居者
    C. 朋友
    D. 竹子

  2. 诗中“岁晚见交情”的意思是: A. 年末时更加珍惜友谊
    B. 朋友在年末离开
    C. 生活的烦恼
    D. 竹子生长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厚,意境悠远。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旅途送别,展现了友谊与人生的变迁,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文赏析》
  3. 《黄庭坚诗文集》
  4.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