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颐和园瞻望》
时间: 2025-01-27 03:17: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敛虹垂开晚霁,亭皋野下惊波起。太液芙蓉烟色里。愁望际,高台不掩葱笼气。露低梧桐飘玉砌,冥冥碧落云千里。破碎珠帘冰簟脆,鸳井闭,银瓶便断悲秋水。
白话文翻译:
雨停后,彩虹垂落,傍晚的晴空显得格外明朗,亭台楼阁旁,水面惊起波澜。太液池中的荷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愁苦的目光望去,高台并未遮掩那浓郁的翠绿气息。露水低垂,梧桐树的叶子飘落在玉砌的台阶上,苍茫的天空下,云朵飘散千里。破碎的珠帘轻如冰片,鸳鸯井已然封闭,银瓶也因秋水的悲凉而断裂。
注释:
- 雨敛:雨停了,天气转好。
- 虹垂:指彩虹低垂,象征美丽的景象。
- 晚霁:傍晚的晴天。
- 亭皋:亭子和岸边。
- 太液:指颐和园中的太液池。
- 芙蓉:荷花。
- 愁望际:忧愁的目光远望。
- 葱笼气:指浓厚的绿色气息。
- 露低梧桐:露水低垂,落在梧桐树上。
- 破碎珠帘:形容景象的脆弱和凋零。
- 鸳井:鸳鸯井是指颐和园中的一处景致。
- 银瓶: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96-1963)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多次社会变迁。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点,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渔家傲 颐和园瞻望》是在颐和园游览时创作的。诗中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颐和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感受。开篇的“雨敛虹垂开晚霁”便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感受,雨后的天空和自然景观显得格外美丽。随后,诗人通过对太液池水面、荷花、梧桐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愁苦的情感。
诗中“愁望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景色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忧愁,似乎在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尤其是最后一联,破碎的珠帘和悲凉的秋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敛虹垂开晚霁:描绘雨后的景象,营造出清新明朗的氛围。
- 亭皋野下惊波起:水面上波澜起伏,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太液芙蓉烟色里:太液池中的荷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生动形象。
- 愁望际,高台不掩葱笼气:表达诗人忧愁的情感,尽管高台存在,浓郁的绿色依然显现。
- 露低梧桐飘玉砌:露水落在梧桐树上,增添了一丝清冷的感觉。
- 冥冥碧落云千里:辽阔的天空和遥远的云层,表现出一种苍茫之感。
- 破碎珠帘冰簟脆: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脆弱与易逝。
- 鸳井闭,银瓶便断悲秋水:暗示着爱情的破裂和秋天的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瓶便断”,用银瓶比喻脆弱的爱情或美好的事物。
- 拟人:如“露低梧桐”,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颐和园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洁净与洗涤。
- 虹:象征美好与希望。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露水:象征清新与脆弱。
- 高台:象征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渔家傲 颐和园瞻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溥儒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太液”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湖
B. 颐和园
C. 黄山
D. 故宫 -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雨
B. 彩虹
C. 荷花
D. 以上皆是
答案:
- B. 溥儒
- B. 颐和园
-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渔家傲 颐和园瞻望》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倾向于表达人文情怀,而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相关诗词研究书籍
- 《溥儒诗词选集》 - 溥儒的诗词作品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