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钓台作》

时间: 2025-01-21 11:39:24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白话文翻译:

这双台山屹立了多少个春秋,千古的高风只需一根钓钩。
越过山岭有云雾缭绕,桐江的水面平静如镜,向东流淌。
雪深时黄叶埋藏着寒冷的老虎,烟雾中暖阳下青色的莎草上卧着白鸥。
汉朝的基业已经随着宫中的树木衰老,明月照耀着客星楼,直至天明。

注释:

  • 屹屹:形容高耸的样子。
  • 春秋:指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指年代。
  • 钓钩:比喻高风亮节,或隐喻对名利的淡泊。
  • 越岭:翻过山岭。
  • 埋寒虎:象征着隐秘的力量或威猛。
  • 汉业:指汉朝的事业或基业。
  • 客星楼:可能指代一种古代的楼阁,象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子良,号秀峰,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作为当时的一位诗人,陈允平的诗歌受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过钓台作》写于诗人经过钓台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诗中通过风景描绘,隐喻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过钓台作》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双台屹屹几春秋”,通过高耸的双台山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千古高风一钓钩”,以钓钩喻高风亮节,表现出诗人对道德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仿佛在说,真正的高风亮节并不需要华丽的外表,而是内心的坚持。

而“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此时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后面两句“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则通过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雄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最后两句“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基业早已衰老,诗人通过明月与星空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哲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台屹屹几春秋:描绘双台山的高耸,暗示时间的长河里,它见证了多少年的春秋。
  2. 千古高风一钓钩:以“钓钩”象征高风亮节,表明真正的品德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心的追求。
  3. 越岭有云山北障:描绘山的北面被云雾遮挡,表现出自然的神秘感。
  4. 桐江无浪水东流:桐江水面平静,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状态。
  5. 雪深黄叶埋寒虎:冬天雪深,黄叶被埋,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严酷。
  6. 烟暖青莎卧白鸥:描绘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白鸥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7. 汉业已随宫树老:汉朝的基业已随时间衰老,反映出历史的无情。
  8. 月明长到客星楼:明月照耀着楼阁,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钓钩”比喻高风亮节,形象生动。
  • 对仗:如“越岭有云”和“桐江无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叶、虎、鸥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理想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台:象征高耸不凡,代表理想与追求。
  • 钓钩:象征高风亮节,隐喻对名利的淡泊。
  • :代表生命的严酷与无常。
  •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明月:象征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 A. 雪深黄叶埋寒虎
    B. 桐江无浪水东流
    C. 汉业已随宫树老
    D. 月明长到客星楼

  2. 诗中“钓钩”象征的是什么? A. 财富
    B. 高风亮节
    C. 自然景色
    D. 时间流逝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命的思考与追求
    D.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对比陈允平的《过钓台作》与杜甫的《望岳》,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世界。陈允平的诗更侧重于哲理思考,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下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时局的忧虑,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